圖為維吾爾族、回族,、藏族的小朋友在一起開心地玩耍。 記者 扎西頓珠 鄭少杰 旦增 攝
“我叫伊麗米努爾,,我是三年級二班的學生,?!标柟庀拢S吾爾族學生伊麗米努爾與藏族,、回族的學生玩耍著,,用一口流利的藏語說道。
象泉河畔,,古格腳下,,坐落著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門口石碑上醒目地刻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字樣,。這里有漢,、藏、回族的教師,,有漢,、藏、回,、維吾爾族的學生,,他們在這里融洽地生活、學習,,在互幫互助中一起成長……
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F(xiàn)有433名學生,專任教師68名,,其中藏族教師62名,,漢族教師5名,回族教師1名,。學校像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相互尊重,充滿愛意,,致力于培養(yǎng)講團結、愛祖國的好學生,。
近年來,,學校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開展民族團結主題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增強民族自豪感,,在實踐活動中融入到民族團結中去,提高民族團結意識,。
“我來自民族團結家庭,,自然更注重抓好民族團結教育,,這是我應盡的職責和本分?!痹_縣九年一貫制學校老師樊倩倩說,。
因為出生在藏漢民族組合家庭,樊倩倩還有一個藏族名字叫曲吉卓瑪,。她的母親是藏族,,阿里札達縣人,父親是漢族,,甘肅蘭州人,。雖說是不同民族組成的家庭,但樊倩倩一家和和睦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都親切地稱她們家是“團結家族”。她說:“團結家族”里成長的我,,成為了民族團結的受益者,,我從小就會藏語、漢語,。我有兩個家,,一個在祖國內(nèi)地,一個在祖國邊疆,,團結家族讓我們彼此的心緊緊連接在一起,。”
2011年,,大學畢業(yè)后,,樊倩倩回到土林腳下,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播撒民族團結之花的種子,。
2019年,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成立民族團結工作室,,建設民族團結主題展覽室,,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工作。作為民族團結家庭的孩子,,樊倩倩主動申請專門負責學校民族團結工作,。
在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里,藏族,、維吾爾族,、回族學生們相親相愛,親如一家。樊倩倩說:“團結家族里成長的我,,成為了民族團結的踐行者,,民族團結的意識不僅融入了我的血液并深深的烙印在我所熱愛的崗位。如今我已接過他們的接力棒,,繼續(xù)傳遞著民族團結的熱情,。”
她在學校的指導下,,開展了民族團結演講比賽,、主題班會等豐富的民族團結活動,把民族團結列入學校課程,,民族團結走進學校,,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學校民族團結主題實踐活動中,,在樊倩倩的指導下,,各民族學生熟練配合,共同完成主題作品,。像是一種風氣,,也像是一種傳承,在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各民族小朋友相處得十分融洽,,彼此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好伙伴,。這種平等,、友善和博愛的團結精神源遠流長,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看到我們各民族的學生可以用藏語、漢語和簡單的維吾爾語進行交流,,我從心底里感到高興,,看到他們親密的關系,更讓我堅定了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信心,!” 樊倩倩說,。
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民族團結創(chuàng)建工作只是全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一個縮影。今天的札達縣,,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像糌粑團一樣緊緊揉在一起,民族團結之花在象泉河畔常開長盛,。(記者 扎西頓珠 益西加措 鄭少杰 溫凱 旦增)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