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民眾在耶路撒冷舉行游行,,呼吁以軍在加沙地帶實現(xiàn)長期?;穑V乖诩s旦河西岸的襲擊和流血,。新華社發(fā)(賈馬爾·阿瓦德攝)
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18日電 中東戰(zhàn)地手記|“我們想要的,,是一個有未來的國家”
新華社記者王卓倫
“我感到整個社會依然彌漫著壓抑的氛圍,不知前路在何方,?!痹谝啡隼涞囊患铱Х瑞^,以色列中年女子達娜對新華社記者說,。她隨手拿起桌上一份報紙,,翻看幾眼,又嘆息著合上,。
1月19日,,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達成的停火協(xié)議正式生效,。然而,,在隨后近兩個月時間里,雙方圍繞?;鸬谝浑A段“換人”波折不斷,。在第二階段停火時間和方式未定的情況下,,18日凌晨,,以軍對加沙地帶發(fā)動空襲,造成大規(guī)模人員傷亡,。
達娜說,,停火期間仍然可以從新聞報道中看到“廝殺與斗爭,、流血與吶喊”,。“在這片土地上,,動蕩和苦難似乎永無止境,。”
戰(zhàn)火無法讓人們享受真正的安寧,。幾乎被炸成廢墟的加沙地帶,,讓巴勒斯坦人重建家園的夢想遙不可及,,加沙還面臨著被“清空”“接管”的威脅;在約旦河西岸,,以色列軍事行動越發(fā)頻繁和激烈,,死亡人數(shù)持續(xù)攀升,甚至有媒體哀嘆“西岸地區(qū)正在變成第二個加沙”,;在以色列境內,,持刀襲擊、槍擊,、汽車沖撞乃至公交車爆炸頻發(fā),,整個社會充斥著不安與恐懼,人們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自?;饏f(xié)議生效以來,哈馬斯釋放,、歸還了38名以色列和其他國家被扣押人員或遺體,以色列釋放了約190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員,。以色列方面稱,,仍有59人被巴武裝組織扣押在加沙地帶,其中24人據(jù)信還活著,。
憂慮的情緒在以色列社會蔓延,。位于特拉維夫的國防部門前廣場上,成千上萬的民眾會不時舉行集會示威,,呼吁政府繼續(xù)執(zhí)行?;饏f(xié)議,推動所有被扣押人員獲釋,。
“我們不能割裂兩地人民的命運,,不應把解救被扣押人員的訴求與加沙的苦難分開討論?!鄙泶в蟹磻?zhàn)標語T恤的以色列工程師埃迪對記者說,。他的身后,巨大的標語牌格外醒目:“夠了,!結束戰(zhàn)爭,!”
戰(zhàn)爭給許多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沖擊。
3月12日,,民眾在耶路撒冷舉行游行,,呼吁以軍在加沙地帶實現(xiàn)長期停火,,停止在約旦河西岸的襲擊和流血,。新華社發(fā)(賈馬爾·阿瓦德攝)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fā)以來,,以色列取消十幾萬名加沙及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在以工作許可,來自約旦河西岸城市杰寧的蘇卡爾是其中之一,。過去17個月,,蘇卡爾一直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長期沒有穩(wěn)定收入令生活舉步維艱,,而近期以軍在杰寧的軍事行動更讓他失去家園,。眼下正值穆斯林齋月,他只能帶著妻子和四個孩子暫居在一間大學宿舍里,,往年家中的歡聲笑語已成令人心碎的回憶,。
“我們一無所有地逃離家園,未來也不知何去何從,?!碧K卡爾低聲說道。
與此同時,,持續(xù)不斷的沖突給以色列經濟帶來的沖擊日益顯現(xiàn),。以色列中央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以色列經濟增長率降至1%,,而國防支出卻飆升43.3%,。
2024年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公布的消費者價格比較數(shù)據(jù)顯示,與該組織的其他成員國相比,,以色列的食品價格平均高出52%,。進入2025年后,以色列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加稅措施,,讓許多家庭的生活雪上加霜,。
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約27%的以色列企業(yè)因戰(zhàn)爭影響將部分業(yè)務遷往海外,。
在一家智慧交通公司擔任高管的吉爾對記者說,,以色列引以為傲的科技行業(yè)正面臨人才流失的困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芯片設計和軟件工程領域,,不少高技能人才正考慮或已選擇移民到其他國家。
“但現(xiàn)在恐怕還不是算經濟賬的時候,,真正實現(xiàn)完全?;鸩攀钱攧罩薄,!奔獱柕吐曊f,,“我們想要的,是一個有未來的國家,?!?/p>
1月25日,,搭載獲釋以色列被扣押人員的直升機抵達以色列佩塔提克瓦的一所醫(yī)院。新華社/基尼圖片社
3月7日,,在耶路撒冷老城,,人們與警察發(fā)生沖突。新華社發(fā)(賈馬爾·阿瓦德攝)
1月19日,,巴勒斯坦人走在加沙地帶杰巴利耶難民營,。新華社發(fā)(阿卜杜勒拉赫曼·薩拉馬攝)
2月15日,在約旦河西岸中部城市拉姆安拉,,獲釋人員受到歡迎,。以色列當天釋放了369名被扣押人員。新華社發(fā)(艾曼·諾巴尼 攝)
2月1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人們擁抱獲釋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當天釋放了183名被扣押人員,。新華社發(fā)(艾曼·諾巴尼 攝)
這是1月22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杰寧拍攝的以軍車輛,。新華社發(fā)(尼達爾·艾仕塔耶攝)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