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英語學習者為數(shù)眾多,英語學習的熱情,也為世界之罕見。然而,許多英語學習者由于受“證書型動機”的驅使,英語學習的效果總是事倍功半,不盡人意,。
我們根據(jù)多年的英語教學及其研究經(jīng)驗,吁請英語教育工作者和英語學習者注重探尋英語學習的科學規(guī)律,轉變觀念,選擇正確的學習策略,。
提高“內隱性知識”水平
我國英語學習者經(jīng)常為這樣一個問題所困擾: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學英語,記住了一定量的單詞和語法規(guī)則,甚至拿到了英語四級、六級甚至更多的證書,為什么還是不能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癥結在于我們所掌握的語言知識大多只是停留在“外顯性知識”的層次上,沒有進行足夠的知識“內化”,使之轉變?yōu)椤皟入[性知識”,。
內隱性知識,指人們所具有的但是不能明確表達出來的知識,而外顯性知識就是那些我們能夠正式表達出來的知識,。我國的英語學習者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掌握了一定量的單詞,學到了不少語法規(guī)則,這些知識大都屬于外顯性知識。而只有當我們具有一定的內隱性知識,才能夠自然,、流利地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平時我們所說的“語感”就與內隱性知識具有密切的關系。
在英語學習中,如果只靠記憶單詞,、做高出學習者英語實際水平的模擬題,很難獲得內隱性知識,增強語感,。只有加強聽說、閱讀,、寫作等各種語言技能的實踐訓練,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才能獲得內隱性知識,并使外顯性知識不斷地“內化”,真正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注重足夠量的語言輸入
語言技能主要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所謂“輸入”是指通過“聽”和“讀”接觸英語語言材料,所謂“輸出”是指通過“說”和“寫”來進行表達,。
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研究結果表明,輸出建立在輸入的基礎之上,輸入是第一性的,輸出是第二性的,。人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理解的總是比能表達的要多。換言之,人們所能聽懂的,永遠比能說的要多;而所能讀懂的,又比所能寫的多,。我們能欣賞小說,、散文和詩歌等優(yōu)秀文學作品,但我們自己并不一定能寫得出來。其實,我們的母語也是如此,。我們可以看懂諸如《西游記》,、《紅樓夢》等經(jīng)典巨著,但我們自己卻寫不出來。另一方面,語言輸入的量越大,語言輸出的能力就越強,。我們聽的東西越多,讀的東西越多,表達能力也就會越強,。“聽”,、“讀”輸入性技能,和“說”,、“寫”輸出性技能一樣,既是英語學習的目標,也是英語學習的手段,進行“聽”、“讀”練習本身就是語言的使用過程,。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學習者可以獲得內隱性知識,還可以在實踐中將所學的外顯性知識轉化為內隱性知識,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水平,。
全面提高語言技能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包括語言知識(語音、詞匯,、語法,、語篇等)和語言技能(聽,、說、讀,、寫)兩個部分,兩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語言知識是發(fā)展語言技能的基礎。不具備一定的語音知識,不掌握足夠的詞匯,不了解英語語法和語篇知識,就不可能發(fā)展任何語言技能,。其次,語言技能的使用是獲取知識最為重要的途徑,。學習一門外語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進行有效的交際,而語言使用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也是一個語言實踐的過程。另外,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之間也具有內在的聯(lián)系,。對于語言知識來說,詞匯是語音,、拼寫和語義的結合體,語法是關于語言使用的規(guī)則,它決定著詞匯在句子中的組合方式,而語篇知識則可以使我們很好地組織句子,使它們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結合的單位,。語言系統(tǒng)的構建正是基于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之間的這些聯(lián)系,將日常學習過程中獲得的一些零散的內容有機地組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因此,有效的英語學習應該體現(xiàn)六個方面的“結合”:聽說結合;讀寫結合;聽讀結合;說寫結合;聽寫結合;讀說結合。這樣既可以檢查閱讀理解的程度,也可以充分利用閱讀中所學的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激發(fā)學習者的內在動機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始,語言學習與外語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將研究的重點從學習的客體轉向學習的主體,。所謂學習的客體,就是指教學方法、教材,、教具等,是影響外語學習的外因;而學習的主體就是學習者本人,是影響外語學習內因,。外因需要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外語學習是一種主動的自覺的過程,必須通過學習主體的積極體驗,、嘗試與創(chuàng)造,學習者才能獲得認知和語言能力的拓展,。外語學習成敗的關鍵在于學習者本人。
影響學習者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來自于個人對所做事情本身的興趣。外在動機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結果,如父母的贊許,、獎懲機制,、考試高分引誘等等。學習興趣與人的情感活動密切相關,可以直接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當學習者對英語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時,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成為一種樂趣,。在此情況下,他們才會愿意在英語學習上花費時間,才能主動地參與各種語言實踐活動,才能做到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這樣,英語學習過程才可能出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學習效果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崔剛系清華大學教授;吳紅云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