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那曲市北部城郊才曲河畔的易地扶貧集中搬遷點,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潔白嶄新的現代樓房,,屋頂上一面面五星紅旗迎風招展,,街道干凈整潔、商鋪林立,,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那曲市北部城郊易地扶貧集中搬遷點項目總投資2.23億元,,從2016年開始分3期進行規(guī)劃建設,,截至去年9月,累計搬遷安置那曲市各縣(區(qū))建檔立卡貧困戶673戶3126人,。為切實滿足牧民群眾住房需求,,搬遷點設置有80平方米、100平方米、120平方米等不同戶型,,這是落實精準扶貧政策的題中之意,,也是解決“一方山水養(yǎng)不活一方人”問題的迫切之需。
次央: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
“高興得很,!”這是次央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話,。采訪次央的時候,她正抱著小兒子扎西羅布在小區(qū)散步,。夕陽的余暉灑在母子倆臉上,,顯得格外精神。
次央告訴記者,,她和丈夫平措扎西來自色尼區(qū)那曲鎮(zhèn)普索村,,兩人結婚后就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一直租房,,主要靠丈夫跑出租維持生計,,一個月工資不到2000元,供養(yǎng)一家5口人很困難,?!懊吭路孔饩蛯⒔?000元,除去房租之外,,所剩無幾,。”回憶起過往,,次央哽咽著說,。
2018年8月,次央一家從出租房搬到那曲市北部城郊易地扶貧集中搬遷點,。90平方米的房間,,兩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的標配,讓次央笑得合不攏嘴:“以前家里連個像樣的家具都沒有,,現在桌子,、床、柜子一樣也不缺,,都是政府配發(fā)的,,徹底告別了沒有房子的生活?!?/p>
后來,,平措扎西通過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取得了裝載機駕駛資格證書,。目前,,平措扎西在附近建筑工地上跑運輸,,每個月有6000多元收入;次央在小區(qū)開辦的民族手工藝品扶貧車間工作,,年收入近1萬元,;9歲的女兒益西拉珍在附近的德吉完全小學就讀3年級,成績優(yōu)異,。
旦增平措: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今年35歲的旦增平措,原是色尼區(qū)歐瑪亭嘎村人,。2016年,,旦增平措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與妻子德吉次仁結婚以后,,他就一直在那曲市區(qū)跑出租,,每個月扣除各項生活開支,就沒有多余積蓄了,。
2018年,,在色尼區(qū)政府幫助下,旦增平措一家4口搬進了易地扶貧集中搬遷點,,住進了80平方米的房子,。“有了自己的房子,,就不用為房租發(fā)愁了,。”德吉次仁高興地說,。
由于旦增平措精通駕駛技能,,2018年3月,他東拼西湊,,再加上貸款,,買了一輛大卡車,在工地拉土石方,,一年可掙近10萬元,。隨著收入越來越多,他在小區(qū)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其他建檔立卡貧困戶看到“商機”,,也紛紛找到旦增平措“取經”。最終,,旦增平措在小區(qū)組建起一支扶貧車隊,,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致富不忘鄉(xiāng)親,。去年底,,旦增平措從積蓄中拿出一筆錢,,為小區(qū)16戶貧困戶捐款,群眾紛紛豎起大拇指,。
由于在致富帶頭方面貢獻突出,,旦增平措于去年底被選為依托搬遷點成立的那曲鎮(zhèn)興民居委會黨支部副書記?!敖窈?,我會繼續(xù)發(fā)揮黨員致富帶頭人作用,帶領更多困難群眾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钡┰銎酱胝f。
斯秋: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小區(qū)條件這么好,,不愁找不到出路,。”搬遷點居民斯秋自信滿滿地說,。
為了讓搬遷群眾留得下,、穩(wěn)得住,那曲鎮(zhèn)興民居委會投資300多萬元興建了文化活動室,、溫室暖棚,,打造了小區(qū)綠化工程、安全飲水工程等,,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生活,。為了讓搬遷戶就近就便工作,居委會出資裝修了21間門面房,,并以極低的租金租給小區(qū)居民,;開設了傳統(tǒng)民族手工藝品扶貧車間,廣泛吸納婦女工作……
“每年年初,,我們都會召開大會,,根據小區(qū)居民的培訓意愿,統(tǒng)一組織培訓,,并對接就業(yè)崗位,。”興民居委會黨支部書記雪紅梅介紹說,,目前該搬遷點的勞務輸出就業(yè)率超過90%,,不少居民選擇去附近的公司、建筑工地打工,,每天能掙200多元,。
去年8月,斯秋懷了第二胎,。為此,,她辭掉了酒店服務員的工作,,家里也少了一筆收入,每月僅靠丈夫次仁在那曲市人民檢察院當保安的工資生活,。不久前,,她生完二女兒,居委會就張羅著幫她聯系就業(yè)崗位,。目前,,她在小區(qū)物業(yè)部門從事保潔工作。
“工作之余,,還可以去學校接孩子,。”大女兒美朵拉增今年7歲,,在不遠處的那曲市第一幼兒園上學。每天下班,,她就一手抱著小女兒,,一手牽著大女兒回家?!敖窈?,我們會更加努力,把日子過得更紅火,?!彼判臐M滿地說。
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像次央,、旦增平措、斯秋一樣的貧困群眾生活有了奔頭,,朝著更美好的生活辛勤奮斗,,在才曲河畔譜出齊心攜手奔小康的美妙樂章。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