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艷,,湖泊凝藍,,“愛上黑頸鶴”走進最后一站——申扎。在這里,,報道組尋找黑頸鶴覓食的蹤影,尋找有關黑頸鶴的古老民謠,,也尋找天真爛漫的孩童,,走進他們的世界,了解另一個維度里的黑頸鶴……
“小候鳥”的草原游牧生活
報道組來到申扎縣第二完全小學五年級一班,,38名小朋友用畫筆和舞蹈,,感觸、還原,、模仿他們眼中的黑頸鶴,。隨后,又來到位于申扎縣卡鄉(xiāng)普巴一村的巴旦家中,,在這里,,我們遇到了最美“小候鳥”——索瓊,。
羌塘草原上的牧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和黑頸鶴一樣,,他們每年都會隨著季節(jié)進行遷徙,,距離或長或短,選一處水草豐美的地方搭建起臨時的家,,只要能讓牛兒吃得歡羊兒長得壯,,在那里他們知足歡樂。
當大孩子們在畫紙上畫出自己心中黑頸鶴的樣子時,,6歲的索瓊像只小候鳥一樣,,跟隨長輩的足跡,在大草原上過著遷徙的生活,。初見索瓊,,被她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征服了?!昂喼本褪翘焐系粝聛淼男∠膳?。”大家找不到更準確的詞來形容眼前這位小女孩的美,。她眼中的黑頸鶴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還沒有入學的她,無法將自己看到的黑頸鶴用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但是,,當大伙兒談論起“沖沖”時,可愛的她立馬用小手指著帳篷外的沼澤地,,嘴里也發(fā)出“沖沖,、沖沖”的音節(jié),清澈的眸子里滿是天真,。
對于她而言,,黑頸鶴并不陌生,因為遷徙的路途中總會看到它們翩翩起舞,。爺爺巴旦很小的時候聽老人唱過“沖沖嘎姆,呷卓加秀”,,這首關于黑頸鶴的古老民謠,。如今年過半百的他,將這首民謠唱給小孫女聽,,耳濡目染,,索瓊也能跟著爺爺一起哼唱了。
當一老一小兩代人在大草原上張開雙臂模仿黑頸鶴跳舞,,并唱起這首民謠時,,我們看到了草原兒女對“神鳥”黑頸鶴流淌在血液里的愛,。
互不打擾是和諧相處的前提
其實,一路上像這樣的感動每一秒都在發(fā)生,,尤其是在申扎,。在未到達目的地前,報道組的成員們想象了很多畫面,,但是當申扎縣城真真切切地出現(xiàn)在眼前時,,所有人目瞪口呆了——這座小縣城就在保護區(qū)內(nèi)。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茫茫草原上,,也灑向這座剛剛蘇醒的小城,遠處是水鳥發(fā)出的此起彼伏的鳴叫,,近處是上學路上的孩子們嬉笑打鬧的聲音,,還有趕著牛羊去往水草深處的身影……在這里,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人們對于黑頸鶴的愛,,更多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雖然就生活在保護區(qū)內(nèi),但是人們自覺遵守著與大自然的某種約定,。春去秋來,,人們守在這里等待黑頸鶴隨著季節(jié)遷徙。
他們互不打擾,,黑頸鶴飛來的時候,,牧民們就將牛羊趕上山,把沼澤地留給黑頸鶴,。沒有了牛羊的撒歡兒,,不必擔心鶴卵被踩壞,也不必擔心小鶴沒有食物,。等到黑頸鶴飛走了,,牛羊又回到主人居所旁安然過冬——人與鳥如此和諧,美得像神話,。
日復一年,,幼鶴長大了,和父母一起踏上遷徙之旅,?!靶『蝤B”索瓊也長大了,今年夏天她就要背著書包去上學了,,到時候她會不會把爺爺教給她的歌謠和舞蹈教給別的小朋友呢,?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