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雜志社
登山是向嚴酷,、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是向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極限的挑戰(zhàn),。因此,,登山,,尤其是高山探險存在著危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參加登山及登山相關的活動,,如高山滑雪,、高山地區(qū)科學考察,、山地越野等,各種事故及遇難人員也明顯增加,,如何有效地預防山難的發(fā)生和在山難發(fā)生后如何進行營救,,應該成為我們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和參加登山人員的必修課。
一,、山難發(fā)生的概況,。
由于客觀危險因素的存在,意外傷害事件的突發(fā),,登山事故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據(jù)筆者統(tǒng)計,1979—1984年,,在中國境內登山者的死亡事故發(fā)生率為1.9%,,1984年以后的情況大致如此。這比英國沃德和日本山森欣一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要低一些,。近年來,,隨著對自然環(huán)境認識的深入,登山經驗增加,,登山技術的提高,,各種保障條件的完善,登山死亡事故的遇難人數(shù)的發(fā)生率逐漸下降,。但隨著參加登山的人數(shù)日益增加,,登山事故和遇難者的總數(shù)有明顯增加。
在中國,,發(fā)生登山事故最多的地區(qū)是西藏的珠穆朗瑪峰和四川的貢嘎山,。珠峰是世界最高峰。自然條件惡劣,,高山缺氧嚴重,,加之去登山的人數(shù)眾多,因而登山事故的數(shù)量也最多,。貢嘎山號稱是“魔鬼之山”1957年至1984年底,,已有20名登山者在那里遇難。其中有中國4人,,日本4人,、美國1人,、瑞士1人,是登山事故發(fā)生率最高的地方,,其主要原因為天氣變化莫測及地形險峻,,有幾次事故都是由于突如其來的大雪或大霧,使登山者無法辨別方向和地形而失足滑墜,。
二,、登山事故的主要種類及原因分析。
登山事故指的是在登山中由于遭遇山間危險或自然災害,,或(及)登山者發(fā)生技術失誤而引發(fā)的傷及人身安全的突發(fā)事件,。常見的有滑墜、雪,、冰崩,、高山病、掉入裂縫,,凍傷,,缺氧及過度疲勞造成的全身衰竭,滾石,、泥石流,、山洪、雷電襲擊,,毒蟲野獸咬傷等,。輕者造成人體一時的傷害,重者會造成終生傷殘以至死亡,。
滑墜是常見的登山事故,,也是造成山難的最主要原因,據(jù)中,、英,、日學者統(tǒng)計其占登山死亡事故的37.3%—70%。其它造成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依次為:雪崩,、高山病,、掉入裂縫和全身衰竭。
“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滑墜是最常見的登山事故,,也是最不應該發(fā)生的登山事故,。因為發(fā)生滑墜的客觀原因是山陡路滑,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是可以靠體力技術和有效的裝備克服的困難,?;瑝嫷陌l(fā)生,大道路與登山者的技術失誤有程度不同的關系,。主要有:
(一)安全保護技術使用不當,。
不少滑墜事故是由于單獨行動,,沒有相互保護而造成的。也有雖然是結組行動,,但沒有進行交替固定保護,,當一個人發(fā)生滑墜時,拖帶整個結組掉下深淵,。
還有雖然結組行動,也采取了交替固定保護,,但固定保護的方法不對,,如用一把冰鎬插在雪地中做保護,形同虛設,,而造成全組滑墜,。
保護技術也要因地而異地采用。在浮雪較淺的地方結組織保護效果好,,峭壁攀登要采取交替保護,,單純結組反而可能有害。
(二)安全保護設備損壞,、不完善或使用不當,。
冰爪損壞、捆綁不牢而丟失,,冰錘,、巖石錘斷裂或脫落,固定保護繩磨斷,,安全帶沒有打回扣,,鐵鎖沒鎖上扣等都曾引起過嚴重登山事故。
(三)體力消耗過大,,難以保持身體平衡,。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相當多的滑墜事故是在下山時發(fā)生的。筆者統(tǒng)計的44例登山遇難中有21例是在下山途中因滑墜遇難的,,尤為遺憾的是其中15例是登頂成規(guī)后發(fā)生的,。其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冰雪,、巖石陡坡及碎石坡上向下方行走時,慣性大速度快,,摩擦力小,,容易發(fā)生滑墜。
2,、身體疲勞,,力不從心,,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大為減弱。
3,、長時間嚴重高山缺氧,,造成神志恍惚,反應遲鈍,,判斷錯誤,。
4、心理情緒失常,。成功的興奮,,失敗的沮喪,急于返回的急躁等都可引起強烈的情緒波動或精神不集中,,松馳麻痹等而發(fā)生失誤,。
5、技術裝備損壞或丟失,。
因此,,在很危險的情況下,由于精心準備,,全力以赴,,裝備完好,事故往往可以避免,。在看起來相對安全的地方,,由于掉以輕心,麻痹大意,,體力不足,,反到容易發(fā)生事故。
嚴格分析起來,,山難和登山事故的發(fā)生中或多或少都有人為失誤的因素,,因而其中大多數(shù)是可以避免或減輕的。登山不是兒戲,,不能僥幸行事,,不能莽撞蠻干。要精心做好大量的組織,、準備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系數(shù),預防登山事故的發(fā)生,,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嚴密的組織和科學的戰(zhàn)術安排是保證安全的大前提。在隊員選拔訓練,資料收集,,物資的準備和運輸,,適應性行軍,安全登山路線的選擇,,營地設置,、天氣時機運用,待機安排,,組織接應,,克服難點,突擊頂峰等方面都要做好精心,、充足,、嚴密的準備和組織、實行有效,、嚴格的指揮。反之,,一支組織渙散,,指揮不靈,隊員各行其事,,缺乏合作的登山隊,,甚至是互不關心拼湊起來的烏合之眾,是極易發(fā)生問題的,。而且一旦發(fā)生問題就會像雪崩一樣越滾越大,,局面難以收拾。
(二)重視登山前的基本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術訓練,。
登山探險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也是一門綜合的學問,除了登山專門知識外,,還要求運動員掌握天文地理,、地質氣象、生理醫(yī)學等分析相關的科學知識,,以應對嚴酷自然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
登山運動員的訓練除了提高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外,,還要進行各項攀登技術,,裝備十月技術的訓練。熟練,、正確地進行各項技術的操作是保證安全的關鍵環(huán)境之一,,對有關技術動作的掌握要熟練到下意識的程度,成為個深行為的有機成部分。比如出發(fā)前要系統(tǒng)檢查食品,、裝備的完好,、休息時選擇安全地點和做好保護,系安全帶時要隨手打好反扣,,各種工具放在最順手取用的地方,,使用保護繩索時先檢查其牢固程度,遇到滑墜,、雪崩等意外時能迅速反應等等,。很多看起來瑣碎的事,往往會成為安全的關鍵,。有的人到雪線上才發(fā)現(xiàn)沒帶雪鏡,,結果造成雪盲。有的人在風雪中使用冰鎬沒戴手套,,結果造成凍傷,。有的人安全帶沒打反扣,結果造成滑墜,。有的人滑墜時取不出冰鎬自我保護,,結果死亡,這些都是遺憾而又殘酷的現(xiàn)實,。
(三)要有科學求實的態(tài)度,,正確把握冒險和拼搏的關系。
能上則上,,該下則下,。登山總是要冒風險的。但至少應有六成的把握,,要有應急處理方案,,在突擊頂峰和通過危險地段時,沒有后援接應是非常不明智的在地形,、天氣復雜的情況下,,不做好路標是自絕后路。體力衰竭,、高山反應嚴重時仍繼續(xù)攀登,,發(fā)生致命高山病的可能性很大。我們以往曾有過沉痛的教訓,,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三、山難的救援,。
山難一旦發(fā)生,,營救工作應當包括自救,、互救和救援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應當緊密銜接,,及時進行,、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做好自救的重點是登山者在登山前掌握必要的登山與有關科學的知識,,熟練掌握各種登山技術和正確使用登山裝備的方法,,掌握一旦發(fā)生事故時的應急措施和求救方法,如天氣突然變壞時能做出正確判斷,,決定是走還是停,。會找安全地方避險,會躲避雪崩及在雪崩發(fā)生時逃生,,會在滑墜時進行自我保護,,會處理傷病急救和使用急救藥品,在困于險境時有堅持相當時間的野外生存能力等等,。
互救首先要有友愛精神,。為了伙伴的安全而放棄自己登山。時時要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迅速采取應措施,,進行救援?;ゾ裙ぷ髯钪匾脑瓌t是:
1,、對傷病員進行急救處理,包括實施人工呼吸,。服用利尿藥,,外傷包扎等。然后迅速護送傷病員向低海拔處或安全地點下撤,。沒有擔架時,,可使用樹木、背架,、睡袋等制作搬運工具,。尤其對高山病患者,向下撤幾十米,,就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2、在自己無力承擔救援工作時,,立即千方百計發(fā)出求救信號,。
組織救援是一種補救措施,在收到求救信號后應立即開始,其成功地關鍵在于快速和有效,,包括搜索尋找遇難者,,進行現(xiàn)場急救和運送遇難者到安全地點。
四,、幾次的重大的登山事故及救援工作,。
(一)1982年5月,一支登山隊攀援貢嘎山,,突擊頂峰的3名隊員在4850米處凍傷及滑墜,,其中1人死亡,1人重傷,。其余隊員在2名隊員失蹤后反復進行搜索,,但沒有任何發(fā)現(xiàn),由于天氣變壞,,他們撤離了大本營,。然而后來重傷隊員爬回了大本營,當?shù)厮庌r在登山隊撤離大本營4天后在大本營發(fā)現(xiàn)了這名奄奄一息的登山者,。當?shù)卣玫较⒑罅⒓唇M織大規(guī)模的救援工作,。第3天將其運送到醫(yī)院,先后做了胃穿孔修補手術,,截肢手術和治療血管內凝血等重癥,,終于將其救活。
(二)1985年中日聯(lián)合攀登納木那尼峰,,一名隊員在7420米的突擊營地突然發(fā)生急性高山肺水腫,,神智不清,情況危急,。3名中方隊員放棄了登頂機會與其他4名隊員組成救援隊,。他們給病人灌下利尿藥,用賬篷將病人連同睡袋包裹起來,,一人在后面拉著繩子掌握方向,,其余5人分別在兩側和前方,每人一條繩子拖著包著病人的賬篷下撤,。他們越過雪原,,跨過裂縫,3小時下降500米,。及時得到了氧氣給病人使用,。下到6100米,病人神智開始清醒了,。由于迅速救援,,挽救了一名隊員的生命,。
(三)1990年攀登新疆托木爾峰時,3名先遣隊員在5800米營地突然與山下失去通訊聯(lián)系,。次日2名支援隊員上到5800米進行搜尋,,只見四外散落著雪崩沖下來的雪塊,雪塊斷裂形成直徑2米的大洞,,3名隊員蹤影全無,,支援隊員連續(xù)在四周搜尋了5天,不僅無所發(fā)現(xiàn),,反而也被風雪困在山上,,同時中方聯(lián)絡官步行了一天一夜到阿克蘇救援。有關方面迅速組織起來,,一路兼程前往大本營,。航空兵某部的直升飛機也從西藏阿里飛往阿克蘇然后飛到托木爾上空進行搜索,他們找到被困在4500米處的2名支援隊員,,由于雪面松軟及直升機無法降落,,只能在雪面上懸停,2名隊員救回,,然后又反復在5400米—5800米四周搜索,,始終未能發(fā)現(xiàn)另外3名失蹤隊員。
(四)1990年春一支熱氣球飛越珠峰探險隊的熱氣球在飛行中,,由于風向,、風速不對、撞山起火,,墜落在山谷中,,當時大本營的工作人員一直在用望遠鏡監(jiān)視著熱氣球飛行激發(fā)先此切斷后立即組織民工前往球員,同時使用設在大本營的無線電臺向西藏自治區(qū)外辦和中國外國部救助,。通過外交通經、請尼泊爾的直升飛機前來援助,,民工到事故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一人 骨折重傷,一人輕傷,,給予緊急處理,,并把傷員搬運到安全、平緩的地方進行護理,,第二天尼泊爾直升機趕到,,把傷員運到加德滿都。
值得注意的是,,進來隨著戶外,、野外活動的廣泛開展,,在低山活動中也不時發(fā)生因懸崖滑落、山林迷路,、凍餓交加等造成的嚴重事故,,這提醒我們,加強對登山運動知識和技術的指導與普及,,避免傷害,,是我們今后一項重要工作。
五,、山難救援工作發(fā)展的前景,。
中國是世界上開展高山探險運動的主要地區(qū)之一,中國民眾參加登山活動的人數(shù)和外國人來華登山的人數(shù)日益增加,,為了保證登山者的安全和使他們能在發(fā)生事故時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援,、完善和規(guī)范救援工是一件迫切而必須的任務。
(一)專業(yè)化和組織化,。中國現(xiàn)在尚無一家專業(yè)化的登山救援組織,,很不適應登山事業(yè)發(fā)展的需求。中國登山協(xié)會將與有關方面合作,,盡快逐步建立,、健全救援工作的條例和專業(yè)組織,使救援工作能迅速地,、有組織地,、程序化地進行,取得良好效果,。
(二)現(xiàn)代化,。要學習、引進各項現(xiàn)代的救援設計和救援技術,,諸如建立一個廣泛的網絡能夠及時收到求救的請求和迅速組織救援隊伍,,配備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救援設備,包括直升飛機,,先進通訊設備,,尋找遇難者的儀器等,掌握現(xiàn)代化的救援技術,。
(三)國際化
中國高山很多位于邊境地區(qū),,為了更好開展救援工作,需要與鄰國和國際組織加強交流與合作,,建立和保持各種和密切的聯(lián)系,。
同時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在開展登山求援工作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必須進一步改革開放,,以引進先進的設備,,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普及救援知識和手段,,才能為登山者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