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記者 王曉莉) “我這次帶來的是關于加強保護和挖掘珞巴民族語言的提案,?!弊灾螀^(qū)政協(xié)委員,、米林縣教育局干部亞夏說,。
長期以來,,珞巴族群眾同藏族群眾往來較多,,在語言上自然受到了影響,,從藏語里吸收了不少詞匯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珞巴族青年和新成長起來的干部還學會了講普通話,、寫漢字,一些漢語詞匯進入了珞巴語中,豐富了珞巴族語言的現(xiàn)代詞匯,。
常年生活在基層的亞夏,,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一直積極地開展調研,,關注珞巴族語言的流失問題。亞夏說:“珞巴族沒有本民族創(chuàng)制的文字,。西藏民主改革以前,,民間的記文、記事,,停留在刻木(或竹刻),、結繩階段;民主改革后,,部分入學的青少年開始學習和使用藏,、漢語言文字。現(xiàn)在,,藏文,、漢文是流行在珞巴族地區(qū)最普遍的文字?!?/p>
珞巴族歌謠,,也是亞夏非常關注的一項內容。其絕大部分是即興之作,,大都在勞動,、遠行、休息,、酒會,、婚娶、喪葬,、祭祀,、祈祝時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按歌體分,,珞巴族歌謠分為“夾依”和“百力”兩種,。“夾依”多用于贊頌和祈祝,;“百力”多用于喜慶場合和酒會上祝福,。
亞夏說,現(xiàn)在珞巴族群眾富裕起來了,,大學生也越來越多,。然而,,真正懂得珞巴語表達方式的人越來越少了,“現(xiàn)在只有老一輩的珞巴族人還記得珞巴歌謠的傳唱”,。
亞夏說,,希望珞巴族語言的傳承可以得到自治區(qū)政府的重視,并組織開展相關挖掘和保護工作,,讓民族語言和古老的歌謠可以代代相傳,。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