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電夏展示一把舊刀,。曉勇 攝
夏電夏展示傳統(tǒng)溜索用具,。曉勇 攝
解說時夏電夏豐富的表情。曉勇 攝
遇見僜人夏電夏時,正是位于藏東的察隅河谷最美好的初春四月,。
夏電夏,一個皮膚黝黑,、身材略顯消瘦的僜人男子,。雖是初次見面,但一臉的純樸和開朗的個性讓夏電夏充滿親和力,。夏電夏的口才極好,,再簡單的介紹從他嘴里說出也不失詼諧與幽默。他的表情極富戲劇性,,常常伴隨著豐富的肢體語言,。他愛開玩笑,,逗人笑時總是自己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來到西藏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zhèn)僜人新村,,你會強烈地感受到夏電夏的熱情,,還有他那急切地想要留住僜人歷史文化與足跡的滿腔心愿。
夏電夏,,西藏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zhèn)僜人新村村委會主任,、自治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察隅僜人銀飾制作技藝自治區(qū)級代表性傳承人。幾年前,,他自籌資金10萬元創(chuàng)辦了世界首個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
這些年,為留住這個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文字,;人口不足2000人,民風獨特卻尚未被識定的族群的歷史與民俗文化,,夏電夏可謂不遺余力,。短暫的采訪雖未聽他說出“信念”抑或“使命”這樣的字眼,但從他個人身上已能充分感受到,。
西藏僜人,,一個尚未識定卻民風獨特的族群
初春四月,從林芝市波密縣318國道一路向東,,“最美國道”果然不負盛名,,車窗外處處有美景。雪山與草地被一簇簇初綻的粉嫩桃花妝點著,,穿梭其間閑庭信步的駿馬時而踱步彎腰,,時而眺望遠方,仿佛正在等待一場草原賽事,。
走過然烏錯,,再翻越海拔4810米的德姆拉山口,地勢急轉(zhuǎn)直下,。繼續(xù)沿察隅河南下不到200公里的路程,,海拔落差達2000多米。眼前,,雪山已經(jīng)從最初與覆蓋半山腰的森林交相輝映,,到漸漸被郁郁蔥蔥的森林所取代,云杉密布的山體,,河谷地帶金燦燦的油菜花,,散落的村莊,裊裊炊煙的人家……這一路,,絕美風光盡可收進心田,。
從察隅縣城前往夏電夏所在的僜人新村,,通村公路依著山脈、沿著河道彎曲前行,。繞過蜿蜒的察隅河水后,,僜人新村便映入眼簾。村道兩旁的太陽能路燈整齊挺拔,,美麗的僜人吊角樓錯落有致,。村旁的貢日嘎布河清澈見底,不遠處綠油油的青山似要將新村緊緊攬入懷中,。
此時已是正午,,僜人新村村委會主任夏電夏早已迎候在家門口。他上揚著嘴角,,滿臉是燦爛的笑。
將一行人迎入家中,,在客廳坐定后,,冒著熱氣的僜人手抓飯一盤接一盤被擺上了桌面。不到幾分鐘,,每人前面的小桌上便擺上了一盤手抓飯,、煮熟的半邊雞、一碗濃湯,,還有一盤采自野外的蒲公英拌菜,,以及作為佐料的僜人自制的香辣醬,一杯自家種植的石斛茶,。
“不到下察隅不算到過察隅,,沒吃過僜人家的手抓飯,不算到過僜人村,?!倍喜恢犝l在說,而空氣里彌漫著僜人手抓飯的山野濃香,,使人早已顧不得矜持,,只管埋頭盡情享用這香噴噴的美食。
一邊享用美餐,,一邊聽著關(guān)于手抓飯的介紹:手抓飯是用全雞做成,,雞血、雞雜,、雞頭,、雞爪全部搗碎后炒的飯;雞腿和雞胸煮熟后用來下飯吃,,雞骨則用來燉湯,。不用筷子而用手抓食之,,因而得名“手抓飯”。
對美食的貪戀仍在肆意繼續(xù),,作為主人的夏電夏早已拿起酒杯唱起了祝酒歌,。雞爪谷酒,又名龍爪稷,。據(jù)查,,釀制這種酒的雞爪谷是一種熱帶耐旱谷類作物,起源于非洲,,有很長的栽培歷史,。在西藏,雞爪谷多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暖濕地帶,,包括墨脫,、察隅、錯那,、波密,、吉隆、林芝,、定結(jié),、聶拉木等地。雞爪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主治腸胃疾病,。
席間有人介紹,在察隅的僜人家,,雞爪谷酒是每家每戶都要自釀的酒,,度數(shù)不高,入口甘甜,,但后勁極大,。
從夏電夏的庭院望向遠方山脈,山林蔥郁,,濃霧籠罩下不見山頂,。半個多世紀前,一個至今尚未識定卻民風獨特的族群曾經(jīng)就世代生活在那神秘與美麗并存的深山一隅,。
根據(jù)相關(guān)資料記載,,僜人,也叫“僜巴”,,有窮人之意,。僜人居住于我國西藏的東南與印度交界的地區(qū),喜馬拉雅山脈以東,,橫斷山脈西部的西藏察隅平均海拔2200米的山野林中,。過去,,僜人以狩獵采集為生,過著刀耕火種的日子,。
雖無文字,,但僜人有自己的語言,還有相對獨特的傳統(tǒng)和習俗,。目前,,僜人總?cè)丝诓蛔?000人。以前,,僜人多用結(jié)繩或刻木記事,,現(xiàn)在普遍借用漢文和藏文。上個世紀60年代,,政府將他們遷至山前谷地,,在察隅地區(qū)建立了多個自然村,改以農(nóng)耕為業(yè),。
生活的足跡,,光陰記錄下的僜人歷史與物件
一頓美餐過后,夏電夏將一行人領(lǐng)進離他家?guī)撞街b的干凈院落,,一排嶄新的鋼筋水泥房與他家簡易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房形成鮮明對比。
這里,,正是他幾十年來傾盡全力積極挖掘和保護僜人傳統(tǒng)文化的場所——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在這個占地100多平方米、分8個單獨陳列室的館中,,200余件帶著僜人歷史年輪和生活足跡的物件展現(xiàn)在滿是好奇的陌生人面前,。
而此時,這個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的主人夏電夏早已將自己的角色置換為一名解說員:“這是狗熊皮做成的包,,我們僜人過去是以狩獵為生的,,狗熊皮既可以當成保暖的床褥,又可以做成這樣一個包……”
只見墻上掛著林林總總,、大小不一的刀劍,、槍械、矛和盾等器具,,夏電夏把其中一把看起來頗有些年份的刀具拿下來,,說道:“這是一把砍刀,別看它外觀制作簡單,,它內(nèi)里可是有機關(guān)的,,這也可看出古人的智慧。這間屋里所有的物件都是過去用的,,今天大家看到它們齊掛在這面墻上,,但你們不知道的是,,我收集它們時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呀?!?/p>
原來,,僜人去世時有陪葬物品的習俗。夏電夏認為,,正因為有這樣的風俗,,原本人口就極少、歷史記載又極缺的僜人留下的物件才會這般稀缺,,僜人作為一個族群的存在才會這樣鮮為人知,。
跟隨夏電夏的腳步,那些僜人曾經(jīng)使用過的鍋碗瓢盆,、捕獵工具,、生活用品等物件,被分門別類又集中地展示在陳列館內(nèi)。
僜人偏愛銀器,,銀飾物品也飽含了僜人文化藝術(shù)的結(jié)晶,。事實上,夏電夏自小隨父學習察隅僜人銀飾制作技藝,,如今已是一名自治區(qū)級非遺傳承人,。
“這是你們女人用的裝飾盒,用青銅材質(zhì)做的,;這是一對女人的銀飾耳環(huán),。”指著一對有超大底部,、空心的銀飾制品,,夏電夏本能地說出:“這是你們女人用的”,然后繼續(xù)半開玩笑又很認真地解說:“現(xiàn)在看來,,你們女人用的這個銀耳環(huán)是多功能的,。因為,它不僅可以作為女人的裝飾品,,過去,,兩個僜人也會用它來喝酒,一對純銀酒杯,,很不錯吧,!”
模型房外掛著的幾片樹葉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夏電夏連忙解釋說,,這樹葉可是有特殊意義的,。如果僜人家門口掛著樹葉,那外面的人就不能進門,包括從外趕回的家人,。因為門口掛著樹葉寓意著這家人可能請了巫師正在做法事念經(jīng),,也可能家中正有坐月子的女人。
穿過一間懸掛著各種動物頭角,、獸皮的展館,,來到一間專門展示僜人傳統(tǒng)服飾的屋內(nèi),居正中的正是僜人巫師的模樣:身著繡著特殊花紋的紅色麻織短衣,,左右肩斜挎著各種動物骨做成的器具,,腰部佩劍,頭頂插著漂亮的孔雀羽毛,。夏電夏說:“因為孔雀是美的化身,,也是光的象征,而鬼是丑陋的,,它怕光,,所以僜人巫師冠頂插孔雀羽毛?!?/p>
大大小小數(shù)十個僜人的原始捕獵機關(guān),、用來磨糌粑的石磨、昔日的溜索,、野外取火用的風箱,、僜人自編的竹簍、竹篩,, 以及那一張張透著時光,、帶著歷史年輪的僜人照片,無一不在向外界述說一個族群的歷史變遷,。
對于夏電夏,,或者,,人口不足2000的僜人而言,,夏電夏開創(chuàng)的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不僅意義深遠,而且,,它記錄了光陰的故事,,也在新的時代里,將夢想照進了僜人新生活,。
新時代里,,夏電夏及其他僜人的夢想正被現(xiàn)實照亮
“我們僜人有這么一個說法,帶上一把刀,、五條繩,,可以長期生活在森林里。刀可以征服動物和森林,,繩子可以做成各種繩套用來捕獲獵物,?!?在夏電夏簡易卻意義非凡的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內(nèi),他用豐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向來自外界的眾人講述著昔日僜人的生活和足跡,。
多年來,,由夏電夏一手創(chuàng)立的這間記錄著僜人點滴生活的陳列館,凝聚的不僅是他的心血,,也在表達著僜人的愿望——記住僜人的歷史文化與足跡,。
其實,建立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的初衷緣于許多年前夏電夏到米林南伊溝珞巴民俗村參觀學習的一次機遇,?;貋砗螅碾娤拈_始有意無意地收集一些僜人用的舊物,。
2012年,,夏電夏有機會到上海參觀世博會,各國展館展出的各民族歷史與文化,,讓他大開眼界,。回來后,,夏電夏一門心思撲在收集僜人舊物與陳列館布展建設(shè)上,。后來,當時察隅縣民宗局的領(lǐng)導知道他的心思后,,鼓勵夏電夏的同時,,也給予了他最大的支持,夏電夏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的場所正是由縣民宗局幫助建起的,。
幾年間,,夏電夏挨家挨戶到僜人家花錢或以物易物收購舊物件。這讓夏電夏變成了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村民不理解他,,還有村民在他收購傳統(tǒng)器具時順勢哄抬價格,因是自掏腰包,,夏電夏的家人也常對他有怨言,。
“家里人也是沒辦法呀。一些本來只值一百塊的東西,,人家要幾百,,可是老的東西越來越少,再貴我也得買,?!本瓦@樣,夏電夏把幾十年來積攢下來的積蓄用于裝修和購買陳列館所需的物品??墒?,村民仍不買賬,不少人還表示,,破舊得連扔了也不會要的東西,,夏電夏卻收集起來當作寶貝,又有誰會來看,?
夏電夏坦言,,為了一件心儀的舊物,自己都記不清有多少次來到某一戶僜人家中,,苦口婆心勸說賣給他,,讓他保存在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中,讓子孫后代記住僜人歷史文化,,讓外界了解這個極少數(shù)族群,。
然而,就在這樣的爭議聲中,,夏電夏的夢想正在被現(xiàn)實照亮——他的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那些僜人過去居住的簡陋房屋模型,各種生產(chǎn)生活用具,,以及手工藝品實物和上百張圖片,,讓不少遠道而來的游客對僜人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實事上,,為了收集舊物,,夏電夏曾近乎傾家蕩產(chǎn),但他從未停下追逐夢想的腳步,。他說,,他要打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他要用這樣的展館記錄僜人這個族群的文化與民俗,,他還要用陳列館帶動旅游,,讓村民通過旅游發(fā)展,共同走向致富之路,。
當有人問他最喜歡的是哪件物品時,,夏電夏的回答著實令人感動,。他說:“我都喜歡,,這些物件每一樣都留下了僜人的足跡和文化。雖然,,這里所有物件都是我用時間和金錢一件件買回,、求回、找回的,但我始終沒有覺得這些東西就是我的,。它們將留存于這個世界上,,不只是讓僜人的子孫后代記住歷史,不忘苦日子,,珍惜甜生活,,也是僜人這個族群留給世界的多元文化瑰寶?!?/p>
從30 多歲開始有意收集歷史物件,,如今的夏電夏已年過半百。二十多年苦心收集族群舊物,,還原歷史文化,,他也用最樸實的語言打動陌生人。他實誠的話語中帶著對生活的熱愛與激情:“人在這個世上不能白活,,總要為未來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吃飯我自己馬馬虎虎就行了,也吃不了多少嘛,?!陛p松的言語過后,夏電夏爽朗的笑聲又一次回響在這個承載著他心愿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僜人民俗文化陳列館內(nèi),。
(記者 曉勇 趙永琦 米瑪 潘璐)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wù)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