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松贊干布率領(lǐng)侍從和衛(wèi)隊從拉薩前往河源迎接。遠遠地,,松贊干布看到公主走向自己,,公主體態(tài)豐腴,、面容嬌好,不由得心生歡喜,。而在場的隨行官員開始打量著這位大唐公主的衣飾:色彩華麗,,寬袍大袖,,質(zhì)地考究,紛紛嘖嘖贊嘆,。
松贊干布將文成公主接回拉薩后,,公主向藏王敬獻了從大唐帶來的珍貴禮物。其中就有綢緞,,它使藏族同胞在制作服裝的主要材料上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藏王松贊干布帶頭穿上綢緞,王妃們自不用說樂于跟進,,王室大臣也紛紛效法,,一時間綢緞成為那個時代最時尚的奢侈品。除此之外,,松贊干布在吸取盛唐“衣披天下”的服飾文化基礎(chǔ)上,,逐步制定和統(tǒng)一藏族的服飾并延續(xù)至今……
氆氌:長盛不衰的百變藏裝
白天,束帶為衣,;夜里躺下后,,長袍就是溫暖的被褥。同時,,它還可以根據(jù)需要隨意變化……
上世紀70年代,,人們在清理拉薩大昭寺文物時,發(fā)現(xiàn)寺內(nèi)珍藏著松贊干布的一件衣服和文成公主的一雙鞋,。松贊干布的衣服是用質(zhì)地較好的拉瓦(氆氌的一個品種)制成的,。公主的鞋則以牛皮作底,氆氌鞋幫,,鞋面則在綠色氆氌上繡有簡單的花朵,。
雖說文成公主進藏,使藏族服裝在用料上發(fā)生了變化,,但這并不能取代傳統(tǒng)毛料在藏服中的運用,,尤其是在寒冷的農(nóng)牧區(qū)。這就是氆氌,。
新年的拉薩街頭,,寒意依舊。來到大昭寺祈禱的人們穿著厚實的氆氌藏袍,。據(jù)說上好氆氌制成的袍子可以穿上一輩子呢,。白天,束帶為衣,;夜里躺下后,,長袍就是溫暖的被褥。同時,,它還可以根據(jù)冷暖適當調(diào)節(jié),,天熱時,脫下右袖,,束于腰間,,或甩在背上、揣在懷里,。勞動時,,也可以脫去袖筒。而一束上腰帶,,懷里又是個小的旅行袋,。這些特點,使得藏族人千百年來一直寵愛著氆氌藏袍,。
如今,,在拉薩的大昭寺北側(cè)有一個松曲熱廣場,這里是氆氌制品最為重要的集散地,。漫長的冬天,,人們收減羊毛做好編織氆氌的準備,剪下來的羊毛首先要洗凈,,然后放在西藏燦爛熾熱的陽光下曬蓬松,,根據(jù)需要染上顏色或保持本色,再刷成細細的羊絨,,捻成線,,用普通的編織機織成一肘寬的毛氈。刷過的氆氌再用清水使勁搓洗,,晾曬后拿來染色,。氆氌較為傳統(tǒng)的顏色,是紫紅色,、黑色羊毛的本色,,現(xiàn)在較流行的還有其他顏色,以及用扎染工藝染出的氆氌,。
新年,,在拉薩各大裁縫鋪,來趕做新氆氌藏袍的人很多,。裁縫師傅介紹說,,“用氆氌制藏裝肩部不扎線,也不使用墊肩,,直接平滑下來,,穿著干活活動自如,好的藏族裁縫在一塊氆氌上作好記號,,一只袖子直接可以制作下來不用二次縫制,?!?/p>
邦典:褪去“標志”的符號延續(xù)美麗
在過去,邦典是藏族女性到成年的標志,,也是已婚的標志,。
在拉薩城鎮(zhèn)和周圍的農(nóng)區(qū),婦女們都會在腰間系上根圍裙,,這是一條五顏六色,、細橫線條的氆氌,藏族人稱之為“邦典”,。
從貢嘎縣沿“拉澤”公路出發(fā),,在距離縣城17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小鎮(zhèn)叫杰德秀。杰德秀鎮(zhèn)坐落在雅魯藏布江畔,,是西藏歷史上的八大古鎮(zhèn)之一,,素有“邦典之鄉(xiāng)”的美譽。在這個面積不算大的小鎮(zhèn)里,,幾乎家家戶戶都響著編織機工作的聲音,。千年的歲月沉淀了小鎮(zhèn)悠久的歷史,也傳承著杰德秀人世代相傳的編織技藝,。而這種手藝,,據(jù)說早在文成公主時代人們就掌握了。傳說文成公主進藏時在耳朵里放上許多染料帶到了高原,,一路上,,她把染色的方法教給大家,這才有了五彩斑斕的邦典,。
“邦典”的制作工藝十分復(fù)雜,,首先要用上好的羊毛作原料,經(jīng)過梳毛,、捻線,,再上織機編織圖案,然后著色,,再經(jīng)過反復(fù)漿染,、揉搓、晾曬等工序,,一條成品邦典才算完成,。在這些復(fù)雜的工序當中,捻線是一項既費時又費力的工作,,一般男主人都干不了這個工作,,只有女主人來完成,所以在西藏一直流傳著“女捻線、男織機”的諺語,。
在藏裝順應(yīng)時代發(fā)展改良的同時,,邦典也在演變。對此,,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王勉之研究員說:“在過去,,邦典是藏族女性到成年的標志,也是已婚的標志,。一位已婚的婦女,是必須佩帶邦典的,。而現(xiàn)在,,衛(wèi)藏地區(qū)的藏族未婚青年女性也喜歡系帶了。邦典逐漸成為美化人們生活的飾物了,?!?/p>
如今,“邦典”有寬,、細兩種花紋,,寬的花紋用強烈的對比色調(diào)來搭配,具有粗獷明快的風格,,這種圖案搭配受到廣大農(nóng)牧區(qū)婦女的喜愛,;細的花紋則用相同色系的色彩組成嫻雅溫和的圖案,城市里的婦女對此情有獨鐘,。
綢緞藏裝:新年街頭的藏式“華服”
藏族姑娘都有幾套體面的綢面藏裝,。逢盛大節(jié)日,她們身著華服,,一片五彩繽紛,,各色絲綢藏裝絢麗奪目。
新年的拉薩街頭,,是一場藏族華服齊聚的盛會,。其中的重頭戲,來自綢緞藏服,。
從唐代開始,,在拉薩,絲綢一直深受藏族人們的喜愛,。大昭寺二樓的贊普佛堂,,身著盛裝的松贊干布塑像,以絹纏頭,,身披五色彩緞半月披風,;坐在他身邊的文成公主,頭戴金冠,、耳綴,、金飾,、穿錦緞長袍,披花緞披風,;尼泊爾尺尊公主,,戴絲質(zhì)頭巾金耳飾,穿綠邊藍色緞袍披緞子披風,。
那個時代皇家王室專有的“奢侈品”,,如今已是家家戶戶的藏族婦女必備物品。每家的藏族姑娘都有幾套象樣的綢面藏裝,。逢盛大節(jié)日,,她們身著華服,各色絲綢藏裝絢麗奪目,,一片五彩繽紛,。而拉薩地區(qū)氣候相對溫暖,這種時髦而輕便的綢面藏裝自然走俏,。
藏飾:走向平民,、走向世界
“如今,‘嘎吾’不再是貴婦身份的象征,,而是普通百姓常用的裝飾品,。”
藏族佩飾主要有耳環(huán),、胸飾,、腰飾和手飾。飾品多以金,、銀,、銅和珠寶、石器制成,。耳飾,,均為互環(huán)和耳墜,質(zhì)量因貧富而異,。過去,,在衛(wèi)藏的日喀則地區(qū),條件稍好的婦女們頭上頂著“巴珠”,,胸前佩戴的是“吉窮”,,項間戴著“嘎吾”。而某些藏族佩飾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嘎吾”就是其中一種,。
“嘎吾”為一金屬小盒,面上鑲嵌松耳石,內(nèi)裝護身符之類,,意義與男子佩戴的護身盒相同,。王勉之介紹說:“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嘎吾’形質(zhì)大而重,,足有兩公分厚,。那是因為在過去,它是貴族婦女身份的象征?,F(xiàn)在,,‘嘎吾’形質(zhì)變薄,通常只有3,、4毫米厚,。可以說是從前‘嘎吾’的變種,。它也不再是貴婦身份的象征,而是普通百姓常用的裝飾品,。這說明,,在西藏婦女的服飾中,貴族服飾平民化演變是很明顯的,?!倍谖鞑匾酝獾牡胤剑仫椩缫严破鹨还蔁岢?,流行于崇尚“民族風”的年輕人中和崇尚“中國風”的外國人中,。
如今,很多內(nèi)地人和外國人到了拉薩,,不僅買些好看的藏飾回去,,還自己動手做起了藏飾。這就是時興的“藏飾DIY”,。
Emily走進大昭寺廣場外左邊的民族商場,里面有很多做藏飾的基本元素。在拉薩呆上一段時間后,,她儼然一個“藏族通”,。她告訴我,“八角街有很多一串一串的珠子,,沖賽康也有一些小店,,但得自己去淘?!背速I些散裝的珠子,,大部分是買串成一串的珠子,自己拆開來,再重新串成新的飾品,。而品種一般包括綠松石,、藍松石、紅珊瑚,,還有其他一些珠子和銀飾,。
說起做藏飾的本事,Emily說她是跟著八角街上一家開藏飾店的阿媽學的,。做的時候用紅線,、魚線或彈力線將原材料串起來,可以根據(jù)需要串成手鏈,、項鏈,、耳環(huán)等。開藏飾店的店主一般都會根據(jù)客人的需要來做,,而想要原汁原味的藏飾,,恐怕得到藏族同胞家里去淘了。
改良,,萬變不離其宗
人們認為藏裝在穿著時比較麻煩,,尤其系腰帶是個技術(shù)活,如果隨便系上去,,袍子就會走樣,,顯得邋遢……
隨著越來越多的內(nèi)地人到拉薩,內(nèi)地服飾文化,,影響到藏族人民的穿衣觀念,。在拉薩等地,年輕的小伙子也開始換上時髦的皮裝,,姑娘們也能穿到內(nèi)地流行的潮流服飾,。人們開始擔心傳統(tǒng)的藏裝會不會逐漸消失在藏族同胞的生活中。
對于這種擔憂,,王勉之表示:“每一戶藏族人家,,人人都會擁有幾件華麗的民族盛裝。每到春節(jié)和藏歷年,,人們都會穿上最隆重的服裝走上街頭,。供職于拉薩一些國家機關(guān)的公職人員,他們跟內(nèi)地官員交流會比較頻繁,,他們的衣著會更傾向于漢地的服飾裝扮,。而對于廣大的藏族群眾,特別是農(nóng)牧區(qū)的同胞,,則依然保持傳統(tǒng)服飾裝扮,。這也是最適合他們生活,、勞動的服裝?!?/p>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tǒng)的藏裝也開始融入新的元素,。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xiàn)了改良藏裝的熱潮。人們認為藏裝在穿著時比較麻煩,,尤其系腰帶是個技術(shù)活,,如果隨便系上去,袍子就會走樣,,顯得邋遢,。講究的人往往需要別人幫忙給系帶子。為了既方便又美觀,,市場上出現(xiàn)了縫有腰帶的女式袍子,,布料也是五花八門、五彩繽紛,。尤其是夏天穿的女式無袖袍,,猛一看上去有點近似于內(nèi)地的連衣裙。這種改革比較受城市年輕女性的歡迎,,也給夏日增添了清爽、嫵媚的色彩,。近些年,,女式藏裝更加時髦了。比如,,在胸口剪出開口,,甚至出現(xiàn)鏤空,面料也更加傾向于輕薄,。裁縫師傅們會根據(jù)客人的想法,,做出花式新穎的衣服。
王勉之說:“千百年來,,不管藏裝怎么變,,始終沒有脫離傳統(tǒng)藏裝根本特點,即長袍,、寬袖,、右衽。就這一點,,藏族服裝的傳承和改良無疑是成功的,!”
巴珠:過去和現(xiàn)在有較大差別,。過去,不少有身份的女子,,如貴族或富家女子戴一種華貴的頭飾,,藏族叫“巴珠”。形似“人”字,,將分叉的一方朝前固定在頭頂,。用紅布纏繞的竹弓作為支架,彎弓的上部裝飾叫“達扎”,,下部裝飾稱“藏摸巴珠”,。
如今,只有在盛大的節(jié)日里,,才能欣賞到日喀則地區(qū)婦女這種獨特的裝束,。她們的服飾和其他地區(qū)藏族婦女大同小異,重點就在她們的頭飾獨樹一幟,。佩帶上這個由珍珠,、瑪瑙、珊瑚,、松耳石等制成的飾物,,還真有點像宮廷里皇妃。
邦典:藏式圍裙,。過去只限于已婚婦女系帶,,如今已成為廣大藏族婦女非常喜愛的裝飾品。每逢節(jié)日喜慶,,腰間系一條邦典,,有如彩虹纏身,幾人,、幾十人簇擁在一起,,更是五彩繽紛,美不勝收,。
有趣的西藏服飾
兩面穿的服裝
據(jù)西藏自治區(qū)文聯(lián)張鷹老師介紹,,在山南的扎扎鄉(xiāng),當?shù)氐膵D女習慣穿一種可以正反兩面穿的服裝,。正面呈黑色,,里面呈花色條紋狀,可以向外翻出穿,。據(jù)說這種穿法還和文成公主有關(guān),。
文成公主晚年的時候,住在山南昌都寺,。公主喜歡將衣服的里面翻出來穿,。當?shù)氐膵D女覺得甚是好看,,紛紛效仿。后來,,文成公主教當?shù)貗D女紡織,,并教她們將衣服里面做成花色條紋樣。于是,,這種能兩面穿的服飾在當?shù)亓餍衅饋?,延續(xù)至今。
林芝的“嘎洛”藏靴
工布藏族的林芝婦女,,喜歡穿一種藏語叫“嘎洛”的藏靴,。“嘎洛”的特點是靴子尖朝上聳起,,宛如木船的前端,。靴幫用黑色氆氌和圍裙料子做成,口邊分別用染紅的羊皮加固,,便于拉攜,。由于靴尖朝上翹起,看上去威武大方,。
工布藏族姑娘也穿繡花邊的毛呢長袍,,頭飾工藝也很精美。她們的繡制才藝多半是天生的,。
望果節(jié)的隆子婦女盛裝
山南隆子鄉(xiāng)的藏族婦女,,每逢望果節(jié),都會身著盛裝歡慶節(jié)日,。在無袖的藏裙外,,她們會加穿彩條氆氌坎肩,樣式接近漢族坎肩,。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wù)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