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行走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我們感受到生活的氣息,,人群中當我們和他們擦肩而過的時候,,他們總是善意地對著我們微微地笑著,。
我們在城市中尋找時光片段,,我們總能聽到歷史的回聲,這聲音告訴我們,,他們曾是歷史的推動者,。
我們在城市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我們領悟到,,城市的文化特質是和他們的性格分不開的,,或者說他們就是我們城市的文化基因。
他們就是我們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走近他們,,就是走進了我們多姿多彩的“文化市象”。
西藏有大量游牧民族,,他們常年生活在草原上,,牛羊奶在用于食用之外,還有大量剩余無法保存,,便也釀制成酸奶,,這種營養(yǎng)的奶制品很快便成為西藏人最喜歡的食品之一。
酸奶是藏族人最喜歡的食品之一,。西藏有大量的游牧民族,,他們常年生活在草原上,大量的牛羊奶用于食用之后,,還有許多剩余的無法保存,。于是酸奶,這種營養(yǎng)的奶制品就這樣產生了,。
吃過拉薩酸奶的人,,第一感覺是無法言喻的酸,酸得掉牙,,酸得皺眉,,直至要舀上半碗白糖才能調出酸奶的美味,。究竟這種讓人一嘗難忘的酸奶是怎么做出來的呢,它和內地酸奶的制作又有何不同,?
在街上我們遇到了賣酸奶的洛丹,。洛丹售賣的酸奶在拉薩非常有名,可以說是西藏酸奶的代表,。洛丹每天負責運輸酸奶到售賣點和各個零售點,,而他的老婆則負責流動小攤酸奶的售賣。
酸奶,,最初源于保加利亞,,很久以前,以游牧為主的色雷斯人常常背著灌滿羊奶的皮囊隨畜群在大草原上游蕩,。由于氣溫,、體溫的作用及其它原因,皮囊中的奶常變餿而呈渣狀,,少量這樣的奶倒入煮過的奶中,,煮過的奶很快亦變酸。這即是最早的酸奶,。
一杯酸奶,,承載著藏民族千百年的歷史文化和生活變遷。在拉薩明媚的陽光下,,吃一口酸甜可口的酸奶,整個心情都蕩漾開來,。
細細問了洛丹才知道,,這些酸奶從原材料到生產制作、最后的裝杯都由他的家人親自完成,。
洛丹的家是個有著兩層樓的藏式小院子,,而院子對面的一個小小草場就是用來養(yǎng)牛的。草場里幾十頭牛,,洛丹平時負責運輸酸奶和運輸養(yǎng)牛的草料,,他的舅舅益西丹增是這個作坊的擁有者。
草場里總共有牛80頭,,可以產奶的約有40頭,,他們請了幾個擠奶工,每天擠奶兩次,,分別是早上5點和晚上6點,,每日可以擠奶600公斤。由于這些牛全部吃的是青草,、青菜葉子和附近酒廠收購來的酒糟,,因此健康環(huán)保,,擠出的牛奶也安全放心。洛丹輕輕走到一頭牛身下,,為我們示范起擠奶的動作,,“這些牛都是有一定脾氣的,如果不是擠奶時間來強制擠奶,,它們都會不高興,。”
洛丹從11歲開始,,就幫舅舅做酸奶,,至今他36歲,做酸奶也已經有25年了,。圖為洛丹正在擠牛奶,。
這些牛全部吃的是青草、青菜葉子和附近酒廠收購來的酒糟,,低碳環(huán)保,。
這時,一個擠奶工笑嘻嘻地拎著一桶新鮮的牛奶帶我們進屋參觀酸奶加工的地方,。一進去,,看著幾架機器,我們才知道,,整個酸奶的制作過程已經機械化了,。
牛奶檢測機是最先需要用到的,把將要制作酸奶的牛奶倒入機器內,,查看牛奶的水和油脂的成分,,要達到一定的比例才能制作酸奶,否則出來的味道就不正宗,,這一步主要是防止有人在牛奶里兌水,;檢測完后,將牛奶通過連接的管道導入冷熱缸,,600公斤的牛奶大約要加熱一個小時,,然后將牛奶導入高壓均質泵,這時加入菌種和糖,,由這個均質泵進行充分攪拌,,將牛奶的油脂和水分、菌種等全部充分攪拌,,大約需要一個小時,;然后再次導入冷熱缸進行冷卻。最后一步是灌裝,,在灌裝封口機上放置好杯子,,隨著機器的轉動,,牛奶就從冷熱缸里裝到杯子中,并通過紫外線消毒,。
這整個工作必須早上4點就起來做,,一直得忙到12點才結束,這時候的酸奶還沒有做好,,要發(fā)酵6-8個小時,,酸奶才凝固成為最終出售的樣子。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