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區(qū)是指位于青藏高原東部,,居住在橫斷山脈,、三江流域一帶的西藏昌都地區(qū)和四川省甘孜州、青海省玉樹州,、云南省迪慶州等地,,以操康巴方言為其特征的地域的一種稱呼,。由于這一帶群山巍峨,江河縱橫,,交通閉塞,,故使康巴服飾的地方特色極為濃厚,形成了藏族服飾藝術中的一朵絢麗之花,。富有情趣的昌都服飾,,以華麗典雅為貴,注重裝飾藝術,,強調整體效果,,色彩對比強烈,,故非常鮮明地表現著康區(qū)人耿直、強悍,、豪放,、淳樸的性格特征,反映著昌都人的實用觀念和審美情趣,,表達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服飾作為藏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外在的表現形式,從一個側面反映著該民族的歷史傳說,、道德標準和審美價值,。藏族服裝的基本款式為大襟、長袖,、肥大,、寬腰??蛋头b除了具備藏民族共同的這些特點外,,還在于它有自身的個性特征。
首先,,康巴服飾較多地保留著遠古文化的遺風,,藏族先民在遠古狩獵時發(fā)現,獵物不僅可以充饑,,而且獸皮還可以御寒保暖,。于是,他們將獸皮披在身上避寒,,成為藏族原始服裝最初雛型,。這說明服裝的產生首先是為了御寒,保護身體,,便于狩獵等實用和功利的目的,。后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紡織業(yè)的出現,,藏族人民除保留柔軟性好,、保暖性強的羊皮藏袍外,完全用野獸皮來制作的原始服裝,,逐漸演變?yōu)閮H用美觀大方,,花紋艷麗的皮毛鑲邊藏袍的習俗。這種習俗的形成,,是由于人們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情趣的需要而產生的,。當我們看到康巴人冬季的藏袍上,時常用水獺皮和虎皮來鑲邊,,戴狐貍皮和猞猁皮帽子的習俗時,,就知道是遠古遺風的留存,。它真實地反映了藏族先民從狩獵生活到農耕生活的演變過程。其次,??蛋头b更多地適應了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生產生活的需要。過著游牧為主的生活的康區(qū)藏族,、自然要選擇那些便于起居乘騎和行旅的衣著樣式,,同時,又由于這里地處高寒地帶,,冬長夏短,,晝夜溫差大,故康區(qū)藏袍比衛(wèi)藏一帶結構肥大,、袍袖寬敞,、臂膀伸縮自如,具備了御寒性能強,、散熱方便,、夜晚解下腰帶可當被褥的多功能特點。當白天陽光充足時,,人們便可方便自如地脫掉右臂或雙臂,,以此來適應當地的溫差,也便于勞動,。一般講,,女性脫掉雙袖后在腰背打個結,而男性將雙袖在腹前打個結,。以后,,脫下衣袖袒露右臂的打扮,由于能顯示出康巴人豪放的性格和豁達的風度,,故成為昌都服裝別具一格的裝束衣著法,。再次,康巴人最喜歡用珠寶來裝飾和美化自己,,以此來襯托自己的英姿倩影??蛋腿藢Μ旇?、九眼珠、珊瑚石,、琥珀,、珍珠、松耳石,、象牙,、金,、銀等貴重寶物的裝飾品有著特殊的愛好。在四,、五千年前的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裝飾品中有二串項飾,,其中一申是由40顆長方形石珠和20顆管狀骨珠組成,這種石珠和管狀骨珠相互串聯的項飾組合法,,至今仍是康巴人珠寶串聯法的基本格式,,而這種格式可以說是與四、五千前卡若先民的裝飾法是一脈相承的,。昌都人把服飾看作財富和美的象征,。不少人家里再窮再苦,也為了添置幾顆珠寶,,會傾其所有,,設法求購,以便在眾人面前抬起頭來?,F在一位富裕的康巴男女,,最貴的裝飾品的價值從幾十萬到上百萬元,真是令人膛目結舌,。昌都人所佩帶裝飾品的部位從頭頂,、發(fā)辮到耳、頸,、胸,、腰、腕和手指,。其裝飾品包括發(fā)夾,、耳環(huán)、項鏈,、護身盒,、火鐮袋、針線包,、錢包,、腰刀、手鐲,、戒指等眾多品種,,以金、銀,、銅,、象牙為其質料,鑲嵌各種珠寶玉器,精致加工而成,。以上所佩帶的裝飾品,,只是形狀和數量,以及質地的不同,,而無男女性別及部位的本質不同,。
昌都服飾大體可以分為牧區(qū)、農區(qū)(包括城鎮(zhèn)),、僧侶三大系列的款式,。一般講,牧區(qū)服裝的衣料較單純,,大都以自養(yǎng)自產的羊皮和用羊毛織成的毪子為衣料,,牧區(qū)的裝飾品,尤其是女性的裝飾品,,比之農區(qū)更加繁雜,、貴重、而且從色彩和造型上講更是艷麗厚重,。農區(qū)(包括城鎮(zhèn))服裝的衣料相對于牧區(qū)較多,,有皮類、綢緞,、毛紡織品,。農區(qū)的裝飾品,無論人數量上,,還是從制作工藝和造型上講,,都比較精致簡練,小巧玲瓏,。僧人服裝,,大都簡單莊重。僧人上身里面穿紅色無袖的坎肩,,下身圍紫紅色的僧裙,,外面披一件紫紅色的袈裟。袈裟一般為寬約70公分,,長約身高兩倍半的條狀披單,。披時裹疊于上身,袒露右肩,,長及腳面,。僧人服裝因等級和職位高低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包括衣料質量,、顏色、式樣,以及僧帽,。一般講,,在坎肩上用黃色錦緞鑲邊或是平時披黃色綢緞架裝的大都是活佛或高僧。藏傳佛教寧瑪,、薩迦,、噶舉、格魯四大教派和薩迦派袈裟的樣式和穿著法大體一致,。不過噶舉派和薩迦派僧人的下裙往往穿白色僧裙,。如果從僧帽上區(qū)分四大教派,則容易的多,,一眼能區(qū)別開來,。寧瑪派僧人的帽子以氆氌為料,帽頂尖長,,帽檐向上翻,,前面開口,形如蓮花狀,,故稱為蓮花帽,。薩迦派僧人的帽子稱為“俄爾帽”,帽以紅色氆氌為料,,帽頂微弧,,帽檐兩邊左右相互對折到正中間呈人字型。噶舉派僧人的帽為寬檐禮帽,,這與一般字型或大字型條幅圖案,。格魯派僧人帽形似雞冠,帽頂有黃色穗須,,剪縫整齊,,向上聳立,故稱之為豎穗雞冠帽,。至于格魯派的通人冠,、噶舉派的黑帽和紅帽,是屬于特定人物或高僧的標志,,并非一般僧人可隨意戴的,。需要指出的是僧人的服裝單純,但寺廟跳神用的服裝飾物極為華麗復雜,、自成體系,,并非這篇短文所能介紹清楚的。
就康區(qū)昌都一帶來講,,男女都喜歡蓄長發(fā),,且發(fā)式最能體現地域與性別、未婚與已婚的差別。昌都婦女極講究發(fā)型和頭飾,。昌都城鎮(zhèn)和附近農區(qū)婦女扎辮,,然后將小辮攏成一股,與紅色的絲線編織成獨辮,,垂在背后搖曳,,頂飾由二顆深紅色珊瑚中間夾一小塊綠松耳石組成馬鞍形狀。這種精致而又簡練的發(fā)型,,更能襯托出昌都姑娘端莊嫻靜,、亭亭玉立的倩影。牧區(qū)婦女頭飾以臘黃色的唬珀為主,。昌都嘎瑪,、拉多、面達以及江達等地的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頂只戴一顆黃色的琥珀,,而已婚女性至少要戴三顆以上琥珀,以此來區(qū)別少女與已婚婦女,。牧區(qū)姑娘還愛好在腰間系上銀雕花帶,,更喜歡在后垂的獨辮上鑲嵌上各種珠寶玉器,金器銀幣和貝殼等飾物,,僅此有的重達一,、二十斤。昌都的康巴漢子也有蓄發(fā)的嗜好,。他們常把油黑的頭發(fā)梳成獨辮,,辮端再編一股鮮紅色或黑色的絲線,然后左向纏盤于頭頂,,使紅絲穗垂于額側,。人們風趣形象地稱之為“英雄結”,這種發(fā)型裝束使康巴漢子更顯得威武勇猛,。不過,,農區(qū)的男子漢一般不在發(fā)辮上套其它飾物,而牧區(qū)的男子漢則喜歡在發(fā)辮上套一塊很精致的雕有花紋的菱形銀器作為發(fā)夾,,富裕的人還往往在發(fā)辮上套幾只特制的大戒指或象牙圈以顯示自己的富有和威武,。無論是農區(qū),還是牧區(qū)的康巴男女都有佩掛藏刀的習俗,。男子漢盛裝時佩掛長短二把藏刀和精美的火鐮盒等,,芒康、左貢,、貢覺,、察雅一帶的還喜歡佩帶鑒花鍍金的護身盒,。長刀一般為50公分左右,刀鞘以銀質為貴,,并雕刻有虎獅龍鳳等吉祥圖案,,斜插在腰帶上,,而小刀一般吊在腰帶,,以此顯示出康巴人瀟灑威武的英姿。女性所佩帶的小刀,,長度不超過20公分,,制作考究,小巧玲瓏,,它與銀質針線盒,,園光,奶桶鉤一起佩戴在腰帶上,,成為昌都婦女腰部裝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康巴昌都男女之所以佩掛刀子,,其用途有生產,、生活、自衛(wèi),、裝飾等四大功效,。當然。這四大功效是指解放前西藏昌都社會發(fā)展和生產力的程度而言的?,F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安定。佩掛刀子的生產,、生活,、自衛(wèi)的功能逐漸在消失,隨之而起的是刀子的裝飾功能越來越明顯,。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