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到達目的地時正值早晨10點,,一進排練大廳,,就看到學生們在帶妝彩排,。諶之玉 攝
已經(jīng)下課了,尼瑪占堆還在彈馬頭琴,。其他學員們圍坐著,,認真聆聽。李艷 攝
尼瑪占堆,,這位來自薩迦橋邊的19歲男生,,在所有學員中彈馬頭琴最出色。他從小學就跟著哥哥學彈馬頭琴,,初中時參加學校的興趣班,。用他的話來說,就想一心一意傳承好拉孜堆諧文化,。李艷 攝
堆諧明星貢覺曲珍 李艷 攝
下課后,,曲珍還在和其他學員練習剛剛學習的舞步。在其他學員眼中,,她儼然已經(jīng)是一位小老師了,。李艷 攝
日喀則地區(qū)拉孜縣是堆諧的故鄉(xiāng),這里幾乎人人都可以跳上一段堆諧,,或為熱鬧,,或為怡情,。
在拉孜,,30%的農牧民會彈唱六弦琴,40%以上的農家有六弦琴,,70%以上的農牧民會跳堆諧,。
高地為堆,歌舞為諧,,堆諧即高地的歌舞,。表演時頓地為節(jié),踏步為舞,,且彈且唱,,載歌載舞,遠紹漢唐踏歌,,旁通歐美踢踏,,蔚為中華民間藝術奇葩。拉孜是堆諧之鄉(xiāng),群眾人人喜愛,、個個擅長,,田間地頭、片刻閑暇,,幾個伙伴相聚,,一枝扎念琴在手,六弦翻飛,、琴聲悠越,,跺點騰越、舞步激昂,,便是一場令人嗟嘆的演出,。
中國西藏網(wǎng)記者10月8日來到了堆諧的故鄉(xiāng)——日喀則地區(qū)拉孜縣,走訪了拉孜民間藝術團,,對于那里的民間藝術保護與傳承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拉孜縣民間藝術團成立于2012年4月。目前擁有學員16名,。8名男生,,8名女生。成員們主要來自拉孜本地及其周邊鄉(xiāng)村,。由拉孜縣文廣局挑選,,經(jīng)過在日喀則藝術學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專業(yè)訓練之后,再安排到拉孜民間藝術團,。
早上9點半,,拉孜縣城的天剛亮,學員們就開始了早課,,練功,,拉伸肌肉。之后集體訓練堆諧,。
今年20歲的貢覺曲珍是這批學員中年齡最大的,,也是拉孜縣文化藝術團的“團柱”。曲珍從三歲起就開始學習堆諧,,是拉孜縣的堆諧明星,。2005年,拉孜縣業(yè)余農民藝術團成立,,一批土生土長的拉孜農民,,把堆諧歌舞跳到了拉薩,跳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而曲珍就是當時年齡最小的演員之一,。
曲珍漢語說得不是很流利,。可是看得出,,這位專業(yè)堆諧演員在用自己的身體詮釋著對堆諧的熱愛,,對民族文化的熱愛?!爱敃r就是覺得很自豪,、驕傲。能把我們縣的傳統(tǒng)舞蹈展示給全國人民,,那種感覺很好,。我還會繼續(xù)跳下去的”
也許他們并不懂得如何用豪言壯志表達自己對這一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但是看得出這些堆諧舞者很快樂,。雖然小小年紀,,但是他們對于傳承家鄉(xiāng)文化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信心。
堆諧藝術的發(fā)展傳承需要人才,,人才的培養(yǎng)就在于下一代. 如今,,更多的孩子加入了這一隊伍,將堆諧藝術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