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肅等藏民族聚居地的曲藝品種“《格薩爾王傳》說唱”,,以主要“說唱”表演藏族民族英雄格薩爾的英雄故事而得名。
《格薩爾王傳》本為藏民族篇幅宏大的民族英雄史詩,,在這部英雄史詩的長期創(chuàng)作和流傳過程中,,其口耳相傳的傳承方式,由實用而逐漸藝術化,,形成了一種內(nèi)容專一的口頭性曲藝“說唱”的表演形式,。換言之,“說唱”《格薩爾王傳》的英雄史詩,,不僅成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文化傳承,,更是藝術意義上的審美活動。藝術化了的傳承方式,,不僅使英雄史詩得以更加深入人心,,而且在歷史傳承中生發(fā)出一枝曲藝表演的獨特的藝術之花。這種情形不獨藏民族的曲藝“說唱”有,,蒙古族的史詩《江格爾》“說唱”和柯爾克孜族的史詩《瑪納斯》“說唱”,同是這種情形,。從而構成了史詩“說唱”類曲藝的一個形成規(guī)律,。
《格薩爾王傳》說唱,作為一個曲藝品種,即作為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其表演方式為:采用“一曲多變”式的專用曲調(diào)演唱,,唱中穿插說白,有時還配以圖畫講解,。用藏語表演,,常采用牛角琴伴奏。由于史詩內(nèi)容十分豐富,,結構體制非常龐大,,故一般的藝人通常只是截取某一部分或片斷表演?!陡袼_爾王傳》說唱的藝人,,藏語稱作“仲肯”。他們的職能,,早期主要是傳承民族歷史,,活動方式很像歐洲古代的“行吟詩人”。
《格薩爾王傳》的故事,,早在公元七世紀前就已經(jīng)開始流傳,,約在公元九世紀時,內(nèi)容趨于完整,。迄今已豐富為近百部,、約170多萬行的篇幅。主人公格薩爾相傳是天神白梵王之子,,因人間多有不平之事,,便投生在一個有錢有勢的頭人家里,長大后騎術超人,,武藝高強,,因在賽馬會上得勝而被擁為嶺國君王。自此他率領國人降妖驅(qū)怪,、東征西討,,扶弱濟貧,維護本民族利益,,深得人們的愛戴,。
《格薩爾王傳》說唱的藝術傳授充滿了神秘色彩,除向前輩藝人學得即藏語稱此類藝人為“退仲”的情形外,;一類藝人的表演故事多為自己心中想出來的,,藏語稱作“釀夏”;最令人驚奇的是一種藏語稱作“包仲”的藝人,,他們的藝術技能的獲得方式,,為夢傳神授,,亦即藝人在從藝之前根本未學過藝,突然有一天在睡夢中夢見有神人傳授,,并且一做夢就昏迷多日,,神志迷亂,蘇醒后即能滔滔不絕地說唱表演《格薩爾王傳》的史詩故事,。實在是不可思議,。
歷史上的“仲肯”代有才人。20世紀以來,,著名的《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已故的有藏族的扎巴和蒙古族的琶杰;另有藏族的才讓旺堆,、桑珠,、玉梅和蒙古族的羅布桑等享名民間。由于其藝術主要存留在他們的口頭,,因而他們與他們所表演的故事一樣,,都被視為本民族的瑰寶。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