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一門科學,,舞蹈教學同樣也是一門科學??茖W是人們社會實踐的基礎上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是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是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知識體系的認識方法,。對于民族舞蹈教學,,舞蹈界的前輩門探索性的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一個民族藝術院系,,如何創(chuàng)建民族舞蹈教學體系方面,其它省區(qū)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果,。原西藏藝術學校舞蹈專業(yè)教學中對藏族舞蹈教學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在培養(yǎng)西藏舞蹈表演人才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積累了經(jīng)驗,,今天,把眾多風格各異,、品種繁多,、特色濃厚的藏族舞蹈,用科學的態(tài)度,,把它搬進西藏高等舞蹈的教學中是新時期繼承和發(fā)展民族舞蹈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因此本文主要探討西藏“熱巴”女子舞蹈風格韻律、技巧,,并結合自己多年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經(jīng)驗和運用現(xiàn)代舞蹈教學理念,,對西藏各地不同風格的“熱巴”舞蹈在教學中的運用做一分析探討。
一,、“熱巴”舞蹈的特點
由于“熱巴”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所具有的文化底韻豐富而厚重。熱巴舞蹈的動作編配非常具有舞蹈性,,女子舞蹈手持的鼓運用自如,,鼓點豐富而擊鼓動作優(yōu)美蕭灑,腰部動作妖嬈,擊鼓翻身的動作順暢,,優(yōu)如人體在大浪旋渦中自然舞動,。男子手持“香”在各種腳步變化中擰腰飛舞,其舞蹈不但具有藏族男人所具有的力量,,而且舞姿奔放熱烈,,如同駿馬奔馳在草原上。男女舞者要具有較高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對于熱巴鼓也有很多說法,,但是現(xiàn)在所用的大多是蒙上牛皮山羊皮或羊皮所做的熱巴鼓。
在民間,,“熱巴”舞蹈的表演具有比較嚴格的程序,,但各別“熱巴”表演隊各有自己的程序,一般程序分為:第一預演,,預演時女子演員先出場,,緩慢的邊敲鼓邊念唱“瑪尼”歌來吸引觀眾;第二正式表演,,這時男性老熱巴領舞者出場念頌贊詞,,介紹“熱巴”舞蹈的來歷以及故事情節(jié);第三表演“熱巴”舞蹈的主題舞,,在女子敲鼓,,男子搖“香”聲中表演難度很大的舞蹈,這時女子鼓點變化多,,男子舞蹈技巧高超,;第四表演“熱巴”的劇情,同時男子開始雜耍,;第五舞蹈中間穿插說白,,主要是由幾名演員進行對白,有說“熱巴”的故事,,也有說笑話,;第六表演有故事情節(jié)的戲劇,反映的內容非常豐富,;第七表演“熱巴”諧(弦子舞)男子拉牛角二胡,,女子揮舞彩袖,邊歌邊舞,,進入尾聲,。
“熱巴”舞蹈與其它藏族舞蹈不同點在于它的技巧性和手持道具,各地“熱巴”表演隊有自己特點的雜耍動作和技巧,,如:公鹿躺身蹦子,、大鵬繞巖平轉,、僧人手搖轉經(jīng)筒轉、兔子左右跳,、小鹿向前跳,、倒立走、串翻身,、跨腿轉、跨腿空轉,、虎跳,、刀尖頂腹等動作。女子鼓技有:翻身敲鼓,、轉鼓擊鼓,、點步擊鼓、頂鼓擊鼓,、踏步甩鼓翻身,、連續(xù)轉中擊鼓等非常有特色??傊盁岚汀蔽璧讣记韶S富,,而且有很大的難度。
“熱巴”舞蹈的形式多樣,,有女子擊鼓,、男子伴舞、男子舞蹈,、女子伴舞和女子群舞等,。在舞蹈中男子的動作粗曠矯健,女子舞姿多變鼓點豐富,,男子的舞姿瀟灑穩(wěn)健,,女子的鼓點潑辣有力。技巧表演是熱巴舞蹈中非常有看點的一個亮點,,有單人表演的也有多人表演,,重點以技巧展示穿插在舞蹈中間從而達到高潮,過去的隊形變化較為簡單,,只有圓圈,、半圓圈和八字形的隊形,而現(xiàn)在的隊形在原有的基礎上發(fā)生了極為豐富的變化,,從而可以看出熱巴舞蹈不僅有獨特的風格而且還有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二、“熱巴”舞蹈應用于教學中
如何把“熱巴”舞蹈豐富的舞蹈動作以及獨具特色的風格中提煉加工出符合現(xiàn)代舞蹈教學內容的基本動作,、技藝,,是我們這一代舞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也是現(xiàn)代舞蹈文化發(fā)展的需要?!盁岚汀蔽璧杆夭奶釤捄?,把“熱巴”舞蹈搬進我院教學內容的關健是深刻了解“熱巴”舞蹈的基本規(guī)律和風格特征及審美傾向,這樣才能從比較原始的舞蹈動作元素變?yōu)橐?guī)范的,、有鮮明風格特征的現(xiàn)代教學內容,,這對藏族“熱巴”舞蹈是一次大的飛躍?!盁岚汀蔽璧附虒W的核心任務是使學生準確的掌握該舞蹈的風格韻律,,通過教學,學生不僅了解和掌握“熱巴”舞蹈的基本動作,、技巧以及由來,。更主要的是學生跳出來的“熱巴”舞蹈大家公認為是西藏的熱巴舞蹈,是藝術化了的熱巴舞蹈,。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除對民間熱巴舞蹈動作進行分析后形成明確的訓練目的,提煉出有較高的訓練價值和準確的動作,,并與具有熱巴特色的音樂節(jié)奏相結合,,形成鮮明典型的“熱巴”舞蹈風格,才能完成整個課堂教學的一套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重視民族的舞蹈美學特征和內心的情感傾向,,這樣才能準確的把握熱巴舞蹈的本質,才能更好的傳承“熱巴”舞蹈,。
通過從繁雜眾多的舞蹈動作中提煉出最為精華,,最能代表“熱巴”舞蹈特征的動作,并把它升華到審美高度進行加工,。形成“熱巴”女子舞蹈教學的基本內容和訓練方式,,從而形成以下的組織教學的程序。
3.1基本單一的形體及步伐訓練,,這一訓練是從最簡單的形體運用,。左手持鼓姿態(tài)、右手持鼓槌的姿態(tài)和單擊鼓練習上身,、腰,、胯協(xié)調配合,雙腳的重心掌握及單一步伐,,依據(jù)“熱巴”舞蹈的基本風格,,正確訓練基本體態(tài)并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熱巴”形體運用。同時在單一的訓練中讓學生熟悉“熱巴”舞蹈的基本風格和它的特色,。其中包括“熱巴”舞蹈的精神的理解,。
“熱巴”鼓與步伐的配合有:
1交叉步伐
2三步一勾
3撩腿
4小提腿
5踏步半蹲
6跳躍性的動作
7園地踏步換腳做
3.2動律訓練,,動律訓練是舞蹈的本質,如果離開了動律,,舞蹈就不存在,,因此“熱巴”女子舞蹈訓練中動律訓練應做為重要內容來進行。動律是全部動作的規(guī)律,,是使形體正確掌握“熱巴”女子舞蹈的動律,,腰胯移動、松中有緊,、含而不扣把動的規(guī)律訓練好,,從而使形體在“熱巴”鼓點的節(jié)奏中處理好動與靜、大與小,、輕與重、張與馳的關系,,正確應用形體,,讓學生把握“熱巴”女子舞蹈的情感和動的規(guī)律。
3.3基本動作訓練
3.3.1鼓位訓練:“熱巴”女子鼓點豐富,,鼓的位置變化多,,因此訓練中首先練習左手持鼓,從頭上頂鼓位,、胸前鼓位,、下前腰的胸前鼓位,從下向上的鼓位等,。熱巴鼓的位子有鼓把子向下立鼓,、頂鼓、扛鼓,、繞鼓,,在下面擺鼓、拋鼓,、甩鼓,、繞鼓花等。鼓槌可以做小繞,,也可以做大繞同時還可以敲鼓邊,,也可以做前后甩鼓槌。
3.3.2擊鼓中的鼓位訓練:上,、中,、下、前,、后,、旁等幾個鼓位中進行擊鼓訓練,。
3.3.3擊鼓中的短句訓練:從單一的訓練中走出來進行有一定變化的短句練習。從而較自如地運用身體與鼓協(xié)調舞蹈,。
3.4基本技巧練習,,“熱巴”舞蹈技巧是“熱巴”舞蹈的一大亮點,也是“熱巴”女子舞蹈最具特色的動作之一,。
3.4.1技巧分解訓練:把最基礎的踏步翻身,、點步翻身、平轉分解訓練,。
3.4.2單一持鼓原地踏步頂鼓翻身(正面和反面都可以作),、原地胸前鼓翻身、原地繞脖子鼓翻身,、甩鼓翻身訓練,。
3.4.3單一頂鼓轉、原地頂鼓轉,、頂鼓平轉,、送鼓轉
3.4.4連續(xù)擊鼓翻身,從三點,、四點,、五點、十幾點的連續(xù)訓練,。
3.5“熱巴”舞蹈擊鼓短句訓練(節(jié)奏感)(方向)(鼓的位置)
3.5.1擊鼓組合訓練是由各種鼓點練習組成,。(連接動作)(韻律)(能力)
3.5.2擊鼓與各種技巧訓練。(技能)(意識)(自我表現(xiàn)力)
3.5.3節(jié)奏變化中的“熱巴”舞蹈綜合訓練,。(自我表現(xiàn)力)(風格特點)(節(jié)奏韻律)(激情)
3.6“熱巴”諧(弦子)訓練(韻律)(舞姿)
3.6.1長袖訓練(甩袖,、繞袖、拋袖)
3.6.2步伐訓練(步伐與腰部配合)
3.6.3“諧”組合訓練(風格訓練)
以上所談是具體把“熱巴”舞蹈提煉加工后創(chuàng)新為我校藏族“熱巴”舞蹈教學的初步應用內容,,此設想也是藝術化了的“熱巴”舞蹈的訓練步驟和課堂訓練安排,。通過以上的訓練加上與音樂的配合,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僅能掌握“熱巴”舞蹈的基本知識,,而且比較自如的運用藝術加工了的各種技巧,,并比較好的掌握“熱巴”舞蹈的基本韻律和風格特征。從而達到具有很高審美價值和區(qū)域民族特色的藏族“熱巴”舞蹈,,使熱巴藝術在西藏高等學府中不僅能夠得到完美的繼承,,而且用現(xiàn)代藝術教育手段把它發(fā)揚光大。
我們要全面認識藏族舞蹈文化,,并在繼承中努力與當代社會相適應,,在保持西藏特色的同時,必須體現(xiàn)時代性,。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在吸收別的民族的先進教學經(jīng)驗,、教學方法以及內容的同時,,加大探索符合西藏舞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研究創(chuàng)新,從而形成西藏高等舞蹈教育的體系,,辦出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很規(guī)范和科學化的藏族舞蹈教育方式,,使我校的藏族舞蹈教學內容和方法走在西部藝術院校前列,并成為全國有影響的藏族舞蹈教學和研究的基地而努力,。
注解:
①選自《中國民間舞蹈集成》西藏卷269頁,。
參考資料:
1、《中國民間舞蹈集成》(西藏卷)吳曉邦,、丹增次仁主編,,于2005年由中國ISBN中心出版發(fā)行;
2,、《西藏藝術研究》1997年第四期,;
3、《中國舞蹈教學》(參考資料)于平選編北京舞蹈學院函授教材,。
[作者:德慶措,,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舞蹈系教師]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