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巴舞是由藏族“熱巴”藝人表演的一種舞蹈形式,。熱巴是一種由賣藝為生的流浪藝人班子(一般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組成)表演的,,以鈴鼓為主,融說唱,、諧(歌舞),、雜技、氣功,、熱巴短劇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分布于西藏昌都、工布,、那曲等地及云南,、四川、青海,、甘肅等藏族聚居區(qū),。據史料記載,熱巴起源于公元11世紀,,由藏傳佛教噶舉派第二代祖師米拉日巴所創(chuàng)建,。熱巴的前身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巫術”和“圖騰舞”。它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獨特的風格,、高超的技巧、風趣的道白和奇特的面具,,又吸收了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民間藝術的精髓,,從而成為藏族古代燦爛文化藝術中的奇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丁青熱巴舞是一種鼓舞,,也是一種融說,、唱、舞,、雜技和氣功為一體的綜合性表演藝術,。丁青熱巴舞起源于昌都地區(qū)的瓊布丁青,其創(chuàng)始人據說是瓊布·米拉推巴嘎,,也叫米拉日巴,。傳說昌都地區(qū)丁青縣當時屬熱帶氣候,有大象在此生存,,人們殺大象后取其皮鋪在地上,,并在上面跳舞祭神,由此創(chuàng)造了熱巴舞,。丁青熱巴舞有3個主要流派:流行于色札的嘎措熱巴,也叫“色札熱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流行于覺恩的窩托熱巴,距今已有940多年的歷史,;流行于桑多的冬洛熱巴,,也稱康沙熱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推瓊布丁青的窩托熱巴,。窩托熱巴的特點是技巧又高又難,如爬桿技巧,、腹上破石,、夾刀旋轉等都是窩托熱巴的絕技。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