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藏戲,民間藝人丹增與民族藝術研究專家格曲有不同的考慮,。34歲的丹增絕對不想再讓自家的三個孩子從事藏戲表演,而格曲擔心的則正是作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戲表演藝術后繼乏人,。
雖然自己是活躍在拉薩市藏餐館里的一支農民藏戲表演隊的“男一號”并深得觀眾的好感,,來自日喀則白朗縣瑪鄉(xiāng)只受過三年教育的丹增認為自己干的這一行畢竟是“讓人瞧不起”的職業(yè),因為在傳統(tǒng)的藏族觀念里,,拿著六弦琴彈唱是乞丐的營生,。
作為西藏民族藝術研究所副所長的格曲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則一直在為保護藏戲而努力,。目前他們心里的頭等大事就是藏戲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能否成功。
藏戲是以民間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表演藝術,,其產生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藏戲與宗教有著深厚的淵源,并受到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響,。藏戲主要是在宗教節(jié)日,、民間喜慶場合演出。藏戲中使用的面具造型多樣,、生動傳神,,服飾豐富多彩,具有鮮明的高原雪域特色,。
目前,,在我國除了有國辦的專業(yè)藏戲團,即西藏自治區(qū)藏劇團,,而且西藏自治區(qū)內和其它藏區(qū),,如青海、四川,、甘肅和云南各地都有眾多的民間藏戲團,,其中有的受到政府和其它渠道的資助。不過,,格曲說,,雖然藏戲自從產生到現在可以說一直是“長盛不衰”,但由于一些技藝高超的老藝人去世而造成的表演“絕活”的失傳實在令人惋惜,。
格曲說,,如果能夠被列入世界遺產,那將是對藏戲藝術保護的極大推動,,至少能夠引起對藏戲更多的關注,,并帶來更多的保護資金。但藏戲必須首先面對來自中國其他地區(qū)和民族的民間表演藝術的競爭,,如蒙古族的長調和四川的川劇等,。
其實,丹增與他的同伴在拉薩餐館里給游客表演的只是藏戲的一點皮毛,。一出完整的藏戲從開場到結尾完全演下來至少需要一整天,、甚至兩、三天的時間,。
格曲說,,像丹增他們這樣的針對游客的演出至少起到了普及藏戲的作用,讓全國、全世界的人對藏戲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作為一種廣場藝術形式,,貼近觀眾、易于被觀眾接受是藏戲其最大的特點和優(yōu)勢,。藏戲一般在白天演出,,無需燈光和復雜布景,廣場上只需要豎立經幡桿或懸掛唐卡畫像等即可,。而且傳統(tǒng)的藏戲伴奏也比較簡單,,只有一鼓一鈸。
然而,,除去對藏戲表演藝術后繼乏人的憂慮,,格曲等專家們也在擔心現代社會中藏戲的觀眾群會逐漸縮小。格曲說,,現在農牧民依舊非常喜歡藏戲,,但在城市里,年輕人開始有了其它的娛樂選擇,。拉薩市第三高中的學生次珍說,,雖然父母愛看藏戲,但自己從來不看,?!安貞虻墓?jié)奏太慢,不如流行歌曲來得痛快,?!?
格曲說,發(fā)展藏戲關鍵是要創(chuàng)作出能與藏戲傳統(tǒng)劇目相媲美的現代精品,,而其中不可忽略的一個因素就是在唱腔上下功夫,。因此,組織年輕演員向優(yōu)秀的藏戲老師學習高超的表演技藝更成為當務之急了,。
在格曲和他的同事眼里,,藏戲申報世界遺產真的很重要?!拔覀儾⒉幌M阉斪饕粔K化石封存,、保護起來。我們希望藏戲作為藏文化的‘活化石’能夠為更多人所知,、所賞識,。”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