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由中國生態(tài)文化協(xié)會評選的2018年度“全國生態(tài)文化村”名單公布,,昌都市左貢縣東壩鄉(xiāng)軍擁村榜上有名,。在此之前,軍擁村已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的村莊”,。
日前,記者一行驅(qū)車離開國道318線沿山崗盤旋而下,,行駛了約1個小時,,來到了大山深處的怒江河谷,軍擁村就坐落在江邊的一片開闊臺地上,。從高處俯瞰軍擁村,,房屋依山、依道,、依水,、依果園而建,,宛如古代的宮殿群,氣勢磅礴,。
進入軍擁村,,此處民居給記者的第一直觀印象是,“這不就是深宅大院嘛,!”,。雖說東壩古民宅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但仍令人震撼,。
軍擁村選派黨支部第一書記達娃倉決告訴記者,,村民嘎松旺加的房子是全村最大最好最具有代表性的民宅。在她的帶領(lǐng)下,,記者一行來到了嘎松旺加家,。
“這哪是普通民宅,就是一座讓人咋舌的‘豪宅’,?!睆?米多高的大門進去,左手邊是廊房,,用來養(yǎng)牲畜,、堆雜物,右手邊是內(nèi)院大門,,向里望去,,整個建筑顯得宏偉壯觀,仿若置身于富麗堂皇的宮殿里,。
房子共三層,,每一層都非常高,底樓約6米,,二樓和三樓也都達到了5米,,氣派、通風,、又防暑,。房檐、回廊,、護欄,、窗框等都有精美的雕刻,傳統(tǒng)的吉祥八寶,、花鳥圖案應(yīng)有盡有,,異常精美。這座融合了藏,、漢,、納西不同民族元素的民宅,,給人以深厚底蘊感。
據(jù)嘎松旺加介紹,,軍擁村是用柱子的數(shù)量來計量房子大小的,,一根柱子代表9平方米(一、二層,,三層另算),。解放前,一般都是16柱左右,,如今,,村民們越來越富裕,一般的人家都有40多柱,,稍大一點的,,更是有60柱以上,而他家有63根柱子,。
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具有濃郁年代感的古宅,,達娃倉決說:“這是西熱古民宅,建于清末民初,,距今有百年歷史,,東壩鄉(xiāng)其他民宅都是根據(jù)這座房子的風格修建的?!?/p>
“一般藏式民居一年就可以完工,,但是東壩民居完全建成要花上十余年?!备滤赏诱f,。他家的房子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修,已經(jīng)修了20多年了,。
走在硬化的村間小道,不經(jīng)意間一抬頭,,只見伸出院墻的橘子樹枝上掛著數(shù)十個橙紅色的藏橘,。達娃倉決告訴記者:“水果是軍擁村群眾主要收入來源之一?!?/p>
說起軍擁村的水果,,就不得不提已經(jīng)退休了十多年的東壩鄉(xiāng)老鄉(xiāng)長嘎松澤培。
由于海拔低,、氣候濕潤,,軍擁村非常適合植物生長。90年代初,,時任鄉(xiāng)長的嘎松澤培就打起了種植經(jīng)濟林的念頭,,在找農(nóng)牧專家做了對比后,,種植蘋果樹,一畝一年有4000元收入,,于是,,嘎松澤培前往昌都,購買了500株蘋果樹苗,,為東壩“水果之鄉(xiāng)”的美名開了好頭,。
現(xiàn)如今,房前屋后,,家家有果園,,蘋果、梨子,、葡萄,、石榴、桔子……一到夏季,,到處蔥蔥郁郁,,綠意盎然,一座座民居在綠意映襯下格外美麗,。
退休后的嘎松澤培專心伺候家里的2畝果園,。他指著一籃蘋果告訴記者:“像這種品相好的,賣5元一斤,;品相一般的,,賣3元一斤。一年下來能有2萬多元收入,?!?/p>
1992年以前,進出東壩鄉(xiāng)都要靠騾馬翻山越嶺,。1992年,,東壩鄉(xiāng)申請專款50萬元修建了一條簡易土公路,。直到2017年水泥公路修通前,,騾馬在軍擁村群眾外銷水果中發(fā)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
“我們現(xiàn)在要去的是一個家庭旅館,?!边_娃倉決邊引路邊說,“也是軍擁村目前唯一的家庭旅館,?!?/p>
家庭旅館在一座“豪宅”之中。這座“豪宅”有48根柱子,1997年開始修建,,2014年建成,。以前,男主人白桑帶著施工隊在外承包工程,,女主人安措在家經(jīng)營家庭旅館,。
2010年前后,左貢縣政府鼓勵群眾開家庭旅館,。當時,,安措家的房子在村里屬于比較好的。在征得主人家的同意后,,政府分兩次投入資金兩萬元,,購買床、柜子,、電視等家具,,開起了旅館。
白桑介紹道,,起初,,家庭旅館只有8張床位,年收入近萬元,。經(jīng)過這些年的發(fā)展,,已將床位增加到20張。每間客房床位數(shù)或2張,、或3張不等,,面積均在30平方米以上。收費方面,,平均每人住宿一晚60元,,餐費另算。
“2018年,,共接待游客100余人,。”白桑略帶遺憾地說,,“因為離縣城只有2小時路程,,所以大部分游客都是當天就走了?!?/p>
奇妙的地形、獨特的氣候,、宜人的風光,、可口的瓜果……軍擁村為此而精彩,望著山道下寧靜的村子,,記者相信軍擁村會在未來會越來越精彩,,成為名副其實的 “左貢小江南”,!
關(guān)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wù)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wù)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