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文化節(jié)”是阿里地區(qū)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全名為“象雄文化旅游節(jié)”,,以展示象雄文化、民間歌舞表演為主,,每年8月份開始,,歷時一個月之久,可謂一場阿里人歌舞的盛宴,。文化節(jié)期間,,獅泉河鎮(zhèn)也為商品交易提供契機,,很多尼泊爾,、印度人都跑過來,還有拉薩,、新疆的商人,。文化節(jié)儼然成了招商引資會,,更成了國內外游客來阿里的一個重要看點,。我一直對藏族歌舞特別感興趣,,恰逢2011年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年大慶,象雄文化節(jié)辦得格外隆重,,我也有幸參與其中。在這個隆重的文化節(jié)上,,陜西代表團陳國強一行到場祝賀,,向阿里捐贈慰問金一百萬元。
象雄文化節(jié)上的千人舞(米瑪次仁攝影)
開幕式那天,,地區(qū)文化廣場上人流攢動,,密密麻麻,阿里七個縣的農牧民穿著節(jié)日盛裝,,組成七個方隊,依次從廣場前走過,。他們的服裝各不相同,歡快激烈的音樂聲中,,以縣為單位,兩三千人跳著舞走向廣場,,場面非常壯觀。隨后是象雄藝術團在舞臺上表演,,他們的舞蹈從服裝,、跳舞節(jié)奏等與內地差別非常大,節(jié)奏舒緩,,舞姿優(yōu)美。從獨唱到合唱,,從歌頌阿里的歌到歌頌秀美山河的曲,一首首接連不斷,,讓我大飽耳福。再加上艷麗的服飾以及舞蹈演員們精湛而獨特的舞技,,讓我這個“門外漢”都看得忍不住要跟著節(jié)奏動起來。
象雄文化旅游節(jié)開幕
開幕式結束的當天晚上,,廣場上擺了七堆木柴,燒起七堆火,,每個火堆旁邊上百人,紅騰騰的火苗燃燒著,,七個縣的農牧民手拉著手圍在自己縣屬的火堆旁,興奮地跳著鍋莊,,從太陽落山開始跳,一直跳到晚上十一二點,,簡直比內地的過年還要熱鬧。阿里的老百姓平時文化活動少,,各個縣距離從二百多公里到七百多公里不等,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這樣的節(jié)日里見了面,自然是激動無比,。我也同藏族同事一起跳過鍋莊,可是像這樣大型的場面,,還是頭一次碰到,。他們仿佛都不知道累,那種暢快淋漓的快樂,,深深感染著我們。
象雄藝術團演員與農牧民一起跳宣舞(邢廣利攝影)
象雄藝術團在地區(qū)文化廣場表演
象雄文化節(jié)上挑大梁的是象雄藝術團。象雄藝術團是當地文藝演出的唯一一個專業(yè)團隊,。剛到阿里的時候,,我們一出機場便受到來自象雄藝術團的熱烈歡迎。那時只是被藏族人的熱情及高亢優(yōu)美的歌聲和獨特的舞蹈所感染,,對其并不了解,。我最早與象雄藝術團接觸,是在加木村過中秋節(jié)的時候,。那是我們第一次在阿里過中秋,,象雄藝術團算是宣傳部的下屬單位,援藏領隊,、行署副專員田建文便讓我聯(lián)系一下請他們來表演節(jié)目,好讓援藏隊友們開開心,。中秋節(jié)藝術團的演員大都去了邊防慰問演出,,我最后請來了賈央團長和另外三個演員。賈央痛痛快快地給我們唱了好幾首歌曲,,聽得大家心曠神怡,,沒想到一問,他的本職工作竟然是創(chuàng)作小品的,。
象雄藝術團下鄉(xiāng)演出
藝術團的主打節(jié)目是歌舞,,舞蹈演員多,唱歌的相對少,,藝術團里的人都是多才多藝,,像賈央這樣的牛人不在少數。我記得有次單位一個職工的小孩要去內地上學,,歡送宴上,,有位藝術團的演員唱了《歡迎你到阿里來》《天路》等幾首歌。我以前見過她,,名叫德吉,,主要是跳舞的,,還曾謙虛地告訴我說自己唱歌不好??赡翘煲宦?,她唱得非常好。藝術團要求標準很高,,每個人都能唱,,專門唱歌的要求水平更高。
象雄藝術團演員歌唱阿里
象雄藝術團屬于事業(yè)單位,,演出大部分都是義務的,。有一次,我陪中直青聯(lián)主席吳佳松帶隊的赴藏記者采訪,,在普蘭剛好碰到電影《先遣連》的拍攝場景,。那是一場老百姓迎接李狄三的戲,神山腳下,,老百姓跳著舞,,迎接英雄的到來。那舞蹈,,就是象雄藝術團表演的,,跳的是阿里特有的舞蹈——宣舞。那是我第一次欣賞札達的傳統(tǒng)宣舞,。宣舞表演者全為女性,,她們身著全套民族服飾,佩戴的裝飾品也非常特別,,頭飾“吉務”,、“改務”,是用布做的,,上面鑲有珍珠,、瑪瑙、象牙,、琥珀構成的美麗圖案,。宣舞是當地一種古老的舞蹈品種,跳的形式是圓圈,、斜線,,或龍擺尾。伴奏樂器僅高,、低音鼓兩個,,舞蹈時,先打鼓,。打鼓時,,舞者不唱,,接鼓點舞幾段。然后,,領舞者起唱,,眾舞者一起合唱,鼓停,,邊唱邊舞,。基本步伐和手勢有“前走二步,,后撤一步,,雙腳蹲起步,一步一抬,,步伐舒緩穩(wěn)重”,。
我們興高采烈地在旁邊觀看。等拍攝完畢,,記者李仕權,、張軼群采訪牧民得知,這些群眾演員一天補貼一百塊錢,,而那些藝術團的演員們沒有任何補貼,,吃飯都是自帶干糧,完全是義務演出,。
作為阿里地區(qū)唯一的文藝團體,,象雄藝術團非常忙碌,有一次我聯(lián)系他們給我們教藏歌,,教了一首后,,再請他們教第二首歌就再也排不上。象雄藝術團成立比較早,,主要是搞公益性演出,一個是慰問邊防戰(zhàn)士,,另一個是地區(qū)逢年過節(jié)時的晚會演出,,有時間也會到各個縣上巡回演出,甚至會下到村子進行演出,。
“不過下鄉(xiāng)路太遠,,成本太高,實在是精力有限,。過去演員下去演出也非常辛苦,,我記得有次國慶節(jié)的時候,我們去中印邊境的薩讓鄉(xiāng)邊防哨所演出,,路非常陡,,交通不便,,大雪已經封山,車都沒法開進去,,演員們只能騎著馬,,背著道具翻越雪山??粗夥跑娪^看演出的興奮勁,,我們都覺得去的很值?!痹谝淮尾稍L中,,賈央告訴記者溫凱。
我聽著賈央的講述,,想象著演員們騎著馬穿越冰天雪地,,那該是怎樣一幅艱辛卻又讓人敬佩的場景!
“除了這些演出,,有時候我們也會參加一些比賽,,拿過不少獎項。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西藏代表團要從七個地區(qū)抽三個團去參演,,其中就有我們象雄藝術團。我們在上海世博會演出三天,,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游客的眼球,。可能是阿里的表演外邊很少見到,,大家都感到新奇,,看的人自然就多了。
“我們藝術團有機會還出國演出呢,,到過一些歐洲國家,。大家的精彩表演,受到那些歐洲觀眾的歡迎,。藝術團能走出國門,,我們感到非常驕傲?!?/p>
我聽了賈央的介紹,,很佩服藝術團的水平?!皥F長啊,,這樣看來咱們藝術團可是前途無量啊!”
賈央搖了搖頭,,開口道:“雖然現(xiàn)在藝術團表演的節(jié)目質量還算上乘,,但想要再提高也是相當困難?!彼f藝術團的演員一個月連補貼還不到兩千塊錢,,現(xiàn)在物價這么高,吃,、住的條件都比較差,。賈央領著我來到演員的住處,他們住的房子都是一層的,,不是水泥平房,,而是像過去一樣,用磚和石頭壘砌而成,,墻雖然刷過,,但很多地方布滿了裂縫?!斑@房子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去年我們剛拿水泥刷了一遍,但裂縫太多,,下雨天滴滴答答地漏個不停,。”再看賈央辦公的地方,,幾平方米的小屋里,,堆滿了資料?!白〉臈l件差不要緊,,關鍵是吃水比較艱難。你看我們整個院子中央就只有一個水龍頭,,現(xiàn)在天氣還算暖和,,供水不成問題,一到了冬天,,這水龍頭全被凍住了,,我們就只能到外邊的河里敲冰取水?!?/p>
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過去,果然只有孤零零的一個水龍頭立在空蕩蕩的院子中間,,不得不感慨:“真沒想到,,你們這些藝術圈的,生活也是這么辛苦?!?/p>
聽我這么一說,,他笑了起來,說道:“這些都不算什么,,我們都是因為熱愛藝術才聚集到一起,,大家都有熱情,樂于投身到這項事業(yè)中,?!闭f到這,他停頓了一下,,接著道,,“不過最讓我頭疼的是,我們是想提高,,可是卻缺乏正規(guī)的排練場地,。”
“那你們平時都在哪排練,?”
他把我?guī)У揭粋€破舊的大空房子前,,指著那房子說:“就在這里面練?!?/p>
“在這里練舞蹈,,還是樂器?”我看著那連墻都沒粉刷的空曠的大房子,,問道,。
“自然是全都在一起練,這個房子還是近兩年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地方,,天氣好的時候那些舞蹈演員就在露天練習,。”
“我們這排練,,就跟在菜市場賣菜一樣,,各干各的,你敲你的鼓,,我彈我的琴,,他跳他的舞?!?/p>
他的這個比喻倒是真的貼切,,我環(huán)顧四周,果然是有人在角落里撥弄吉他,,有人在敲鼓,,還有一些舞蹈演員在跳舞,。各種樂器聲交雜在一起,真的讓人想到菜市場的吆喝,。
我看著他們這樣艱苦的條件,,突然想起問道:“現(xiàn)在不是在提倡文化改革嗎?內地好多藝術團都在走向市場,,你們也可以往這方面嘗試,。”
賈央聽了我的話,,點點頭,,回答道:“不瞞你說,我也動過這樣的念頭,,也想改革,,可是如果面向市場,我們的市場在哪里,?我們一般都是公益性演出,,就算以后每演出一場按價格計算,也是有次數的,;而面向普通農牧民,,80%的村子我們已經去表演過了,哪會有興趣看,?更重要的是,,我們這個藝術團現(xiàn)在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問題,缺人才,,節(jié)目更新緩慢,,優(yōu)秀演員年齡老化。能唱能跳的年齡慢慢變大,,年輕的演員剛來水平不好,,需要訓練,可我們這也沒有專門的學校,。好多演員都是從各個縣發(fā)現(xiàn)后挖掘上來的,,雖然有天賦,但是因為經費緊張,,很少有到內地或拉薩培訓的機會,,提高比較難。再加上藝術團的收入實在低,,很多有天賦的年輕孩子根本就不愿意進來,。”
藝術團演員在景點熱舞(李衛(wèi)寧攝影)
他的話讓我沉思起來,,這些確實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一個藝術團要想取得好的發(fā)展,,必須保證節(jié)目的質量,必須有優(yōu)秀的人才支撐,,也必須有資金支持。在阿里,,這些都成了極大的難題,。
賈央看著我若有所思的樣子,自己倒先樂觀地笑了起來:“辦法總會有的,,最近文化局就在討論,,讓演出跟旅游結合,藝術團在阿里的各個景點演出,,到外地搞旅游推薦,、畫展等宣傳時也讓藝術團的演員陪同,多獎勵優(yōu)秀青年演員……我們這些人,,都是真正地熱愛藝術,,哪怕吃再多的苦,也是愿意的,?!?/p>
看著他堅定的目光,除了點頭,,似乎一切言語都變得無力,。這群執(zhí)著的阿里文藝工作者,為繁榮當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為他們所熱愛的事業(yè),,不抱怨,不放棄,。他們的歌聲,,響徹在這片人煙稀少的土地上,溫暖了無數孤獨寂寞的靈魂,;他們的舞蹈,,翩躚在每個舞臺上、每個角落里,,震撼了數不清的游人旅客,;他們的決心,也必定會讓他們的藝術之路越走越寬敞,,越走越明亮,。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