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上次建議的社區(qū)法治課堂開課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一名社區(qū)干部發(fā)來信息,信息里附著10多名青少年在社區(qū)活動室圍坐學習的照片,,讓劉建國露出欣慰的笑容,。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律師協會會長,,近年來,,劉建國將調研重點放在未成年人犯罪預防領域。為摸清情況,,他深入一線,,走訪了多個部門。在與一名因缺乏家庭監(jiān)管而誤入歧途的少年深談后,,他感慨:“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更是守護社會的未來,?!?/p>
調研中,劉建國發(fā)現,,部分學校法治教育流于形式,,基層法官在“寬嚴相濟”的尺度把握上存在困惑,專門學校建設也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過去一年中,,他走訪了40多所學校和近20家司法機關,與200多名社工,、家長和青少年促膝長談,。
在一所農村學校調研時,校長向劉建國坦言:“學校留守兒童多,,但我們缺少法治教育的師資和司法部門的指導,。”很快,劉建國聯合當地婦聯,、社區(qū)發(fā)起“護苗行動”,,組織律師志愿者在寧夏農村地區(qū)開展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疏導和法律援助的活動。
劉建國還積極參與和推動幫教工作,,鼓勵,、幫助了不少涉罪青少年在服刑期滿后重返生活正軌。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共同構建防護網,。”今年全國兩會,,劉建國計劃提交關于加強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聯動機制及推動專門學校建設的提案,。
記者手記
腳下沾泥心中有光
從法庭到基層,從提案到實踐,,劉建國始終關注民生民情與法治建設,,讓法治之光照亮更多社會生活的細微之處。
劉建國用行動印證:履職盡責,,需腳下沾泥,、心中有光;法治進步,,需扎根現實,、溫情呵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03日 04 版)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