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題:緬懷 守護 傳承——多地緬懷英烈活動走筆
新華社記者
清明又至,,全國多地廣泛開展緬懷先烈事跡,、傳承英烈精神系列活動。近日,人們來到烈士陵園,、紀念公園、革命博物館等地,憶親人、祭英烈,、寄情思,于追思和回望中汲取奮進力量,。紅色基因和紅色血脈,,在跨越時空的思念與堅守中不斷延續(xù)。
緬懷·菊花寄相思
4月2日清晨,,陽光灑落在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來自貴州省普定縣的陳明秀烈士女兒為父親獻上花籃,手撫墓碑,,激動難掩,。她哽咽地說:“我們終于找到了父親的安息之地?!?/p>
陳明秀烈士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抗美援朝前線,,犧牲時年僅22歲,,是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開展尋親服務以來找到的一位貴州籍烈士。
2023年,,在長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和貴州省普定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共同努力下,兩地工作人員反復比對,、印證信息,,終于讓陳明秀烈士與女兒在長春“相見”。
陳明秀烈士外孫王剛說:“這么多年過去了,,沒想到還能找到外公,,讓我們有機會來墓前祭拜,圓了一家人的夢想,?!?/p>
4月2日,各界群眾在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的長春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祭奠英烈,?!⌒氯A社記者顏麟蘊 攝
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花一樹寄相思,。
4月3日,,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松柏環(huán)繞、群雕矗立,,800余位烈士親屬,、學生、官兵、群眾等社會各界代表手持鮮花,,繞墓一周瞻仰烈士墓,,依次向革命烈士敬獻小白菊。
78歲的烈士親屬夏吉演帶著菊花來到父親墓前,,一遍遍擦拭著墓碑,,訴說自己的思念。
“1949年,,我的父親夏惠祿在渣滓洞英勇就義,,那時我才3歲?!毕募菡f,,如今大家族已是幾世同堂,孩子們繼承先輩遺志,,在學校,、機關、村社宣講紅巖精神,,將紅色種子播撒到更遠的地方,。
守護·初心永不改
在英烈們長眠的地方,還有一群特殊的“守護者”,。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為烈士義務守陵,讓紅色故事永續(xù)流傳,,讓英烈精神綻放光芒,。
4月1日,71歲的陳金國像往常一樣來到湖北武漢市黃陂區(qū)姚家集街道崇杰村杜崇杰烈士陵園,。一個籮筐,、一把掃帚,為烈士義務守陵,,他堅持了58年,。
據《黃陂文史》記載,杜崇杰曾任黃陂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五區(qū)區(qū)長,,1942年犧牲,。1966年,當地在其犧牲的地方修建烈士墓,,后來擴建成“杜崇杰烈士陵園”,。
遷葬時,陳金國清楚地記得,,自己摸到了烈士腿骨上的刀傷,,“那是為保護百姓留下的傷痕”,。
清明將至,不少學生來此緬懷先烈,?!拔視o孩子們講烈士的故事,告訴他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用實際行動向榜樣們學習,。”陳金國說,。
在石壕紅軍烈士墓,,趙福乾在紀念碑前肅立。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在重慶市綦江區(qū)石壕紅軍烈士墓,,五位無名紅軍戰(zhàn)士長眠于此,。今年62歲的趙福乾,和父親先后守護烈士墓30余年,。
“石壕鎮(zhèn)是紅軍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地方,,我們從小聽著紅軍的事跡長大?!壁w福乾說,,父親趙忠懷曾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回來后,,就開始義務整理、講述石壕紅軍烈士墓的故事,。
后來,,趙福乾接過父親的接力棒,講了一輩子的紅軍故事,,還培育起一支由20多位年輕講解員組成的志愿服務隊,。
“如今,來烈士墓瞻仰的干部,、群眾越來越多,,有時一天要接待3至5個團隊。雖然這5名紅軍烈士沒有名字,,但我們一定會把他們的故事講下去,。”講解員志愿服務隊隊員彭天羽說,。
傳承·賡續(xù)紅色血脈
慎終追遠,,勇毅前行。在一片片紅色的熱土上,,人們追思歷史,、踏尋先輩足跡,,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
靜默無言地擦拭墓碑上的灰塵,,觸摸墓碑上烈士的生平事跡……憑一腔追思,,吉林農業(yè)大學的學生們默默用行動致敬英雄。
“祭掃,、擦拭墓碑對于大學生來說意義深遠,,能夠讓他們更好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提升思想修養(yǎng),?!奔洲r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輔導員王巖說。
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中心主任于娜介紹,,來園祭掃的群眾來自各行各業(yè),,“當前日接待量在2萬人次左右,預計清明期間將接待祭掃參觀群眾達15萬人次,?!?/p>
4月2日,吉林農業(yè)大學學生在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的烈士墓碑前祭掃,。新華社記者顏麟蘊 攝
近半月來,,位于湖北武昌“紅巷”的武漢革命博物館接待觀眾量達8萬人次。場館里隨處可見身著紅馬甲的青少年志愿者,,熱情地為觀眾提供咨詢導覽和志愿講解服務,。
“我在做志愿服務的同時也深受教育,每每講到先輩們?yōu)榻夥攀聵I(yè)拋頭顱,、灑熱血的事跡時,,都會非常感動。很榮幸能夠作為‘紅巷苗苗’志愿者,,講述紅色故事,,弘揚革命精神?!眮碜晕錆h大學第二附屬小學的吳煌瑋說,。
圍繞清明節(jié),武漢革命博物館還推出了系列活動和新展覽,,通過詩詞朗誦,、歌舞表演、實景劇等多場紅色主題活動,,讓紅色資源“活”起來,、紅色旅游“火”起來。(記者周思宇,、胡戈,、熊翔鶴,、唐成卓)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